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急性脑梗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与其他脑梗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0  浏览次数:727次

      作者:陈光1,张群威2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0;2.余姚市人民医院,浙江 余姚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的关系及其与其他脑梗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44例急性脑梗患者和33例对照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急性脑梗组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3.10±4.1) mg/dl高于对照组(0.42±0.5) mg/dl,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902(P=0.002)。结论:急性脑梗发作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并可作为判断脑梗预后的一个灵敏指标。急性脑梗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脑梗死的发病涉及血管壁、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状态等多种因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指标,而且是参与动脉硬化的重要炎症因子[1]。我们测定了脑梗死患者的hsCRP和其他一些生化指标的水平,分析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脑梗死患者44例,发病6 h之内送入我院。患者有脑梗死临床症状,后经CT或MRI证实,经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后确诊为脑梗死病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40岁~82岁,平均年龄(68.5±10.3)岁。对照组为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经体检后无心脑血管疾病,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其中男性12例,女性21例,年龄38岁~79岁,平均年龄(64.3±7.0)岁。

      1.2 方法 脑梗死组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后测定,标本无溶血、脂血和黄疸。hsCRP测定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仪器为BeckmanLX 20,采用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hsCRP测定试剂盒。GLU、CHOL、LDL、TRIG分别采用常规方法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定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判断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中hsCRP水平比较 结果见表1。脑梗死组hsCRP水平为(3.10±4.1)mg/dl,显著高于对照组(0.42±0.5) mg/dl,P<0.01。

      表1 脑梗组和对照组hsCRP水平比较(略)

      2.2 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在不同hsCRP水平上的比较 结果见表2。当hsCRP<1 mg/dl时,脑梗死组1例(2.3%)和对照组17例(51.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当hsCRP浓度为1 mg/dl~3 mg/dl时,脑梗死组6例(13.6%)和对照组7例(21.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当hsCRP>3 mg/dl时,脑梗死组37例(84.1%)和对照组9例(27.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4例脑梗死患者中有8例在六个月内死亡,其hsCRP水平为(9.52±6.30) mg/dl,明显高于其余36例患者hsCRP水平(1.62±1.59) mg/dl,P<0.01。

      表2 脑梗组和对照组在不同hsCRP水平时的比较 略

      2.3 hsCRP与其他脑梗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组中hsCRP水平与CHOL水平呈正相关,r=0.902(P=0.002),结果见表3。

      表3 hsCRP与其他脑梗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比较 略

      3 讨论

      CRP是由活化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刺激肝细胞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脑血管粥样硬化有明显相关性[2]。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病理基础之一,动脉粥样硬化不只是简单的脂质沉着,而是一种慢性的炎症过程。CRP通过激活补体反应的经典途径,产生许多终末蛋白及复合物,损伤血管内膜。近年来,发展了用免疫散射比浊和免疫透射比浊等方法检测血清中CRP水平,称之为hsCRP,它在低水平上能更好的反应炎症的存在,为临床提供一个更灵敏的指标[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发生脑梗死的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要高于正常对照组,这是因为在脑梗死的形成病因中,最重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环节相关,Pasceri[3]等经研究发现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有直接的致炎症效应,因此确认CRP水平升高作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短暂对立危险因素。且血清中hsCRP的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hsCRP水平越高,脑梗死患者在发生脑梗后六个月内的死亡率也越高。因此,hsCRP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患者预后指标之一。在本研究中我们还发现,hsCRP水平与血清中胆固醇的水平有相关性(r=0.902,P<0.05),这与有些学者研究的甘油三酯的水平与CRP相关不一致[4],可能是由于高水平甘油三酯会干扰hsCRP测定,而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血脂水平均不是很高有关。

      【参考文献】

      [1] 郭毅,陈实.C反应蛋白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重要标志物[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102.

      [2] Hernrich J,Schulte H,Schonteld R,et al.Association of variables of coagulation,fibrinolysis and acutephase with atherosclerosis in coronary and peripheral atteries and those arteries supplying the brain[J].Thromb Haemosias,1995,73:374.

      [3] Pasceri V,Chang J,Willerson JT,et al.Modul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mediate monocyte the moattacttant protein1 induction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by antiatherosclerosis drugs[J].Circulation.2001,103(2):531534.

      [4] Auer J,Berent R,Lassnig E,EberB.Creactive protei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apan Heart,2002,48:60719.

    ↑上一篇:慢性酒精中毒神经系统损害35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感觉性共济失调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