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碘伏对预防肢体开放性创伤感染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8-10  浏览次数:592次

      作者:雷天朴,刘永红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联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医院 272400嘉祥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摘要】目的:观察碘伏清创对预防肢体开放性创伤感染的疗效。方法:随即将肢体开放性创伤405例分为治疗组205例和对照组200例,对照组常规刷洗伤肢至清洁,3%双氧水,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2~3遍,清创后再次用3%双氧水,0.9%生理盐水冲洗伤口1遍。治疗组在用3%双氧水,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的基础上,用3‰碘伏液浸泡伤口5分钟,闭和伤口前再次用3‰碘伏液浸泡伤口5分钟。结果:治疗组开放性创伤患者清创术后创口感染率(2.96%)低于对照组(17.50%);一期伤口愈合率(74.15%)高于对照组(51.00%),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碘伏浸泡清创可降低创口感染率,提高一期伤口愈合率。

      【关键词】 碘伏,清创,感染,开放性创伤

      防止感染是治疗一切开放性创伤的重要原则,彻底清创是预防开放性创伤感染的最根本的手段,而创口清洗又是清创术中十分重要的步骤。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碘伏浸泡伤口205例,明显降低了创口感染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肢体开放性创伤患者4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5例,男152例,女53例,年龄8~59岁,平均35±12岁。清创时间:伤后8小时以内189例,8~24小时10例,超过24小时6例。创伤部位:前臂56例,上臂16例,小腿98例,大腿35例。受伤原因:车祸132例,重物砸伤52例,坠落伤12例,其他原因9例。合并骨折者108例,合并肌腱断裂者54例。对照组200例,男145例,女45例,年龄9~58岁,平均36±13岁。清创时间:伤后8小时以内186例,8~24小时9例,超过24小时5例。创伤部位:前臂54例,上臂15例,小腿97例,大腿34例。受伤原因:车祸130例,重物砸伤51例,坠落伤10例,其他原因9例。合并骨折者98例,合并肌腱断裂者49例。所有伤口均不同程度污染。两组年龄、创伤部位、受伤原因、清创时间及污染程度均具有可比性(P>0.05)。

      清创方法:所有患者均在臂丛、硬膜外或局麻下施行清创术,术前常规用生理盐水清洗伤肢,并用乙醚脱去油垢,刷洗后将肢体擦干。对照组常规刷洗伤肢至清洁,3%双氧水,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2~3遍,消毒、铺无菌手术巾,清创后再次用3%双氧水,0.9%生理盐水冲洗伤口1遍,然后修复损伤组织、内或外固定骨折。治疗组患者在用3%双氧水,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2~3遍的基础上,用3‰碘伏液浸泡伤口5分钟,然后行清创、骨折及软组织修复。闭和伤口前再次用3‰碘伏液浸泡伤口5分钟,代替用生理盐水冲洗。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开放性创伤患者清创术后创口感染率(2.96%)低于对照组(17.50%),X2=8.81,P<0.01;一期伤口愈合率(74.15%)高于对照组(51.00%),X2=22.96,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创伤的清创术看似简单,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规范操作却不容易。新的清创术概念不仅包括祛除细菌性、坏死性、细胞性负荷,还强调保持创面处于密闭、湿润的易于愈合的环境,以及祛除创缘衰老细胞,有利于新生上皮爬行[1]。

      创口感染率仅与清创后组织中存留的细菌数量呈正比关系[2]。故清创过程中,需要用清洗液和消毒剂处理创口以降低创口中的细菌负荷,减少创口感染的风险。

      大量清水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是清创术中必要的过程,冲洗量根据伤口污染情况而定;有新生组织的创口可浸泡清创,但应限制时间并且需要转移渗出和碎屑,因为开放的创口将会吸收水分,导致渗出的增加;局部消毒剂的应用对于清创术的效果也十分重要。

      以往我们在骨科清创中注意3%双氧水,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含氧剂,利用新生氧可清除组织浅层的污物和组织碎屑,且尚有止血和逆转急性炎症的作用,经充分清洗,可清除创面大部分污物和感染[3],但3%双氧水只对厌氧菌有效。

      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消毒剂是各种含碘的物质如聚维酮碘(碘伏)等,消毒效果佳,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其杀菌效果不受血液、脓液、肥皂和pH值的影响。当碘接触到皮肤、黏膜时逐渐分解,缓慢释放出活性碘,氧化细菌原聚蛋白中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的氨基化合使其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对细菌、芽胞、真菌和病毒都有很强的杀灭能力[4]。

      本文资料显示,应用碘伏浸泡清创术后创口感染率(2.96%)低于对照组(17.50%),一期伤口愈合率(74.15%)高于对照组(51.00%),说明碘伏浸泡清创可降低创口感染率,提高一期伤口愈合率,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为功能恢复或后期修复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Mark Granick,Joseph Boykin,Richard Gamell,et al.Toward acommon language:surgicalwound bed preparation and debride-ment.Wound RepairRegen,2006,14(1):1-10.

      2 邓昌,郭炜.四肢开放骨折治疗新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10):1011-1012.

      3 李筱轶,孔明,冯忠军,等.清创术对预防开放性骨折感染的重要性.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1626-1627.

      4 绍明立,黄洁夫,李振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1042.

    ↑上一篇:创伤性膈肌裂伤的临床护理
    ↓下一篇:现代创伤的特点及其应急对策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