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前路减压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

    发表时间:2011-03-10  浏览次数:435次

      作者:张勤,庄卫平,刘广辉,谢超山 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县盘江煤电公司总医院外一科,贵州 盘县 553536

      【摘要】 探讨下颈椎损伤前路减压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效。对12例下颈椎损伤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损伤节段均获早期稳定,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无内植物松脱及断裂。

      【关键词】 颈椎;钢板;内固定

      下颈椎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损伤,2004年6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颈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钢板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2例,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37.7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4例,坠落伤7例,砸伤1例。均为新鲜损伤,受伤就诊时间平均5.5小时。损伤节段:C4~C53例,C5~C65例,C6~C71例,C4~C61例,C5~C72例。8例合并其他损伤。损伤按Frankel[1]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2例,D级1例,E级1例。伤后常规予X光、CT或MRI检查及颅骨牵引复位。受伤至手术时间:12小时~7天,平均45小时。

      2. 手术方法 全麻下仰卧位,颈略后伸,取颈前右侧横行或斜行切口。C臂X光机定位,在Caspar椎体牵开器撑开下完成减压及复位,刮除椎间盘、软骨终板及后缘骨赘,取自体皮质髂骨植入,选取长度合适的颈椎前路纯钛带锁钢板固定。术后予抗炎、脱水、止血、神经营养等治疗。24小时后可在颈托保护下进行活动,颈托固定2~3个月。

      3. 结果 12例术后随访平均1年2个月,植骨块均融合,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无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折断等并发症。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明显。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标准评价:A级中1例无变化, 2例恢复至C级;B级2例恢复至C级,3例恢复至D级;C级2例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D级1例恢复至E级。

      讨 论

      1. 颈前路手术及带锁钢板内固定的优点 (1)体位改变少,减少体位的改变可降低继发性损伤;(2)易于处理椎间盘、椎体后缘对脊髓的压迫,可获得直接、彻底的减压效果;(3)可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列、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恢复椎管的有效容量,对于防止继发性椎管狭窄有重要的作用;(4)即刻稳定作用,不需外固定,可早期活动,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5)减少了植骨不融合或塌陷的发生率;(6)独特的锁定机制保证螺钉与钢板连为一体,螺钉不易松动,单皮质螺钉技术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7)纯钛材料强度好,重量轻,生物相溶性佳,不易腐蚀,无磁性,可以进行MRI或CT检查。

      2. 手术适应证 (1)前中柱损伤:累及椎体和椎间盘的损伤,包括椎体的压缩、粉碎性骨折,类滴状骨折;前纵韧带、前方纤维环和椎间盘完全破裂;(2)后结构断裂伴有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或骨折者;(3)无骨折和不稳的颈椎损伤,发现有椎间盘突出伴有神经损伤者;(4)三柱损伤颈椎严重不稳者;(5)颈椎脱位或半脱位,虽无脊髓压迫,为了较快地获得骨性融合。

      3. 手术时机的选择 对于脊髓损伤后急诊进行减压手术,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决定手术时间。脊髓急性压迫的病理过程已经明确[2],脊髓灰质受压5天后将出现不可逆坏死,脊髓白质7天后出现病理改变,所以对脊髓不完全损伤者如椎管内有压迫脊髓者,只要病情允许,应争取在伤后5天内、在充分准备后尽快手术解除脊髓压迫,以求最大限度地保留脊髓残留功能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于合并多发伤、生命体征不稳定或完全瘫痪的患者,特别是损伤平面较高伴有脊髓损伤综合征时,一般认为脊髓损伤大部分已不可逆,为减少术后死亡,避免医疗纠纷,应先行颅骨牵引、激素、脱水等综合治疗,待生命征稳定后再手术治疗。

      4.重建及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重要性 颈椎后凸成角的增加使脊髓内张力相应增加,脊柱后凸节段的脊髓因受到前方的压迫可导致功能障碍,故维持或重建颈椎生理前凸对疗效至关重要,因此以下关键步骤不容忽视:(1)通过应用Caspar椎体牵开器,可在部分减压的前提下,调节牵开器张力,使骨折脱位节段的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绞锁的关节突关节恢复;另外因术野的扩大,便于减压至后纵韧带下方及植骨块的置入;(2)应根据颈椎生理曲度将植骨块修整为前方略高的楔型骨块;(3)根据需要将钢板预弯成合适角度以适应颈椎生理曲度,同时防止了植骨块的塌陷。

      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植骨不融合及植骨块塌陷等严重并发症已明显减少,但并发症的防治仍是必要的。因此术中操作更应注意动作稳健,保持术野解剖明晰,切忌粗暴、心急求快。

      【参考文献】

      [1]胡有谷,党耕町,唐天驷,等.脊柱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40.

      [2]Jackson AP,Haak MH,Khan N,et al.Cervical spine injuries in the elderly: acute postoperative mortality[J].Spine,2005,30(13):1524-1527.

    ↑上一篇:高寒环境犬肢体爆炸伤后病理变化和感染特征研究
    ↓下一篇:改良切口环行钢丝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68例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