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桡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

    发表时间:2010-11-04  浏览次数:511次

      作者:李士民,周明武,赵东升,李坤德,幸超峰,王瑞金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53医院 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河南 郑州

      【关键词】 桡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拇指;皮肤缺损

      2003年1月—2008年1月,我们采用拇指桡侧皮神经营养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26指,男15例,女11例;年龄19~56岁。右手16例,左手10例。致伤因素:电锯伤10例,砸压伤8例,切割伤8例。缺损范围1.5 cm×2.0 cm~3.0 cm×3.5 cm。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为3.0 cm~4.0 cm,最小为2.0 cm×2.0 cm。

      1.2 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上止血带,彻底清除拇指污染及失活组织,按纸样大小设计皮瓣。皮瓣的旋转点为指间关节以近任意点;轴心线为指间关节中点偏桡侧1.0 cm、掌指关节中点偏桡侧1.5 cm 的连线;设计的范围:拇指指间关节以近,拇指腕掌关节以远,轴心线两侧2.0 cm 的范围。皮瓣应比纸样约大1~2 mm。沿设计线切开,分离并切断拇指桡侧皮神经,在拇指伸肌腱的浅层(注意保护腱周膜)和大鱼际肌膜的表面游离皮瓣,保留1.5 cm 的筋膜蒂,且蒂部设计成三角形,明道旋转180°转移至拇指,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

      1.3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皮瓣质地、外形与周围组织相似,血运、功能良好,供区无明显并发症。

      2 讨论

      拇指功能占整个手部功能的45%以上,受伤的机会也大,拇指末节指端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如游离足趾组织再造,食指背皮瓣修复,游离皮瓣及带蒂皮瓣修复,而我们采用拇指桡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单、不需二次手术、功能恢复较好。

      2.1 拇指桡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的解剖学基础 拇指桡侧指背动脉在鼻烟窝处起始于桡动脉腕背支与指背支神经呈节段性伴行,在第一掌骨背侧及拇指近节桡侧伴行较松散,在拇指指间关节及末节背侧伴行紧密。拇指背侧静脉起始甲沟和甲襞处的静脉网,行至第一掌指关节平面时逐渐合成2~3条直径为2~3 mm 的较大静脉,并在近节指背近1/2处相交通,其中横行的小静脉管腔内未发现静脉瓣[1],故拇指桡侧指背神经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和回流是可行的,特别是保留了1.5 cm 宽的筋膜蒂,保证血管网的完整件。

      2.2 皮瓣的优、缺点 不损伤主要动脉,皮瓣质地与拇指指腹相似,外形好,耐摩擦;供区可直接缝合,且位于拇指的侧方,对拇指的影响不大;带有皮神经,皮瓣可恢复感觉;皮瓣切取容易,成活率高。缺点是供区留有瘢痕,拇指背侧感觉短时间内有一定影响。

      2.3 注意事项 皮瓣要设计成“水滴状”,蒂部带有一个三角形皮条,明道转移防压迫。必须带1.5 cm 宽的筋膜蒂,保证皮瓣的血管网的完整性及充分的回流。设计的皮瓣要比创面大1~2 mm。

      【参考文献】

      [1] 周吉林,何葆华,宋建良,等.以拇指桡侧筋膜血管为蒂第一掌骨背侧皮瓣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1999,17(3):232-233.

    ↑上一篇:医务人员锐器伤防范与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下一篇: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