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50例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1-12-20  浏览次数:565次

      作者:叶宙,叶宇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医院,福建 福州 35007;2.福建闽侯第二医院,福建 福州

      【摘要】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低密度脂蛋白升高(LDL>3.12 mmol/l)和LDl正常(LDL≤3.12 mmol/l)两组。采用无创性袖带式血压监测仪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24 h血压及血压变异性(BPV)为监测指标。结果:两组的24小时血压及BPV均有差异(P<0.05) 。结论:24 h平均血压及变异性与低密度脂蛋白相关。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were divided into elevated LDL group (LDL>3.12 mmol / L) and normal LDL group (LDL ≤ 3.12 mmol / l). 24 h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 were monitored as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y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cuff. Results: Differences in 24-hour blood pressure and BPV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Average 24-hour blood pressure is correlated with BPV.

      [KEY WORDS]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血压变异性(BPV)是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是定量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指标。高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1,2]。本文通过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病患者的血压及其变异性与LDL之间关系的观察,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和低密度脂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1月~2009 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 例,分为两组,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升高(LDL>3.12 mmol/l)组(A 组) 23 例。男性6例,女性17例,年龄51~93岁,平均(76±9.9) 岁。低密度脂蛋白正常(LDL≤3.12 mmol/l)组(B组) 27 例,男性15 例,女性12例,年龄44~91 岁,平均 (73±12.1) 岁。所有原发性高血压诊断符合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3]: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经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肾功能不全等。接受ABPM前停服降压药及对血压影响明显的药物3d。低密脂蛋白正常范围陈灏珠主编的《实用内科学》第十一版低密度脂蛋白适合范围:血清LDL-C:3.12 mmol/l以下,以禁食10~12 h静脉测定值为标准。

      1. 2 方法

      1.2.1 动态血压监测

      ABPM采用德国IEM MOBIL-O-GRAPH型全自动无创袖带式血压监测仪,袖带固定在左上臂、下缘距肘窝2 cm处,松紧度以能容纳二横指为限,设定白天(6:00~22:00) 每15 min自动测量1次血压,夜间(22:00~次晨6:00) 每30 min自动测量1次,总记录时间为24 h,有效测量次数占总测量次数的80%以上为有效数据,有研究报道检测成功率在80%以上时结果即有实用价值可为临床高血压的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4],否则需重新记录24 h,测得数据输入计算机分析,分析软件为ABPM for win2000/NT。血压监测期间患者可以从事正常活动。监测过程中不挤压左臂,防止袖带滑脱,避免剧烈活动。

      1.2.2 研究参数

      (1)24 h血压监测: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 、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 、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 、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 、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 、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血压变异性:以24 h动态血压监测得到的血压标准差(SD)作为长时血压变异的指标[5],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

      1.2.3 LDL测定

      受试者于清晨空腹(禁食10~12 h)采静脉血,采用上海紫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以选择性抑制法,液体双试剂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各指标比较均以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24 h SBP、24 h DBP、dSBP、dDBP 、nSBP 、dDBP 、24 hSSD及24 hDSD各项相应数据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表1)。表1 两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LDL氧化修饰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其被巨噬细胞大量摄取,这一过程无负反馈调节作用导致大量胆固醇蓄积,因而OXLDL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因子之一[6]。另外,OXLDL还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化学趋化作用,使单核巨噬细胞粘附于动脉内膜上。这些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7],促使血管舒张功能损害,形成血压持续升高的恶性循环。OX-LDL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子。相关分析发现OX-LDL与LDL呈正相关。本文结果显示,LDL增高者和LDL正常者的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存在显著差异,提示LDL和EH患者血压存在相关性。LDL可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影响动脉的收缩性。当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时,对动脉血压也将产生影响。研究证实高血压病患者有内皮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在生理变化和环境变化条件下,血压不断变化以保持器官有足够血流量,这种血压波动被称为血压变异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8]。本文结果显示EH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LDL存在显著相关性。那么LDL是如何影响血压变异性的呢?认为LDL对于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可能主要通过激素途径。(1)Vuagnat等[9]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压改变与血LDL水平紧密相关。(2)OX-LDL可抑制缓激肽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促进血管收缩,从而参与血压变异的产生。(3)OX-LDL的高度细胞毒性损伤VEC,使其合成分泌NO量绝对减少或血管内皮的细胞对NO敏感性降低[10],并刺激生长因子释放,导致内膜下层增厚,降低了动脉管壁的顺应性。本组资料显示,LDL增高的EH患者的血压明显升高,血压变异性亦显著增大。因此,在高血压的降压治疗中为更好的控制EH病情,除了给予降压治疗调节血压至正常水平,调节血压变异性时之外,还必须控制LDL水平,并加强抗氧化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59.

      2 田庆印,潘其兴,皱明瑾,等.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及其亚组分关系的研究[J].中国微循环,1996,2(11):93.

      3 华琦.解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2):85-88.

      4 谭学瑞,潘红星,李玉光.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的临床价值与可靠性研究[J]. 高血压杂志,2005,13(4):217-220.

      5 刘力生.高血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48-763.

      6 Steinberg D, Parthasarathy S, Carew TE, et al. Beyond cholesterol: modifica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that increase its atherogenieity[J]. N Engl j Med, 1989, 320:915-922.

      7 Liao JK, Shin WS, Lee WY, et al.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decreases the expression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J].J Biol Chem, 1995, 270 (1): 319-324.

      8 涂玲,余枢,林敏霞.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临床研究[J].高血压病杂志,1998,6(2):184-186.

      8 Vuagnat A,Giacche M,Hopkins PN,et al.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angiotensinⅡ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polymorphisms of the 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 gene in hypertensive sibling paris[J].J mol Med,2001,79(4):157-158.

      10 李世早,李长育,周素敏.高血压病人颈动脉重构与脂蛋白(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关系的探讨[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1,6(6):316-318.

    ↑上一篇:脑梗死患者伴血压异常1025例治疗体会
    ↓下一篇: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