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烧伤外科学》

    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6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11  浏览次数:1859次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常残留散在小创面,水肿、反复溃破,肉芽组织苍老等,换药难以愈合,部分患者甚至因糜烂融合成片而导致治疗困难[1]。早期正确处理创面为预防残余创面发生的关键所在。选择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给予浸浴疗法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外科收治的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致伤原因为:化学物品灼伤4例,钢水烧伤11例,火烧伤15例,烧伤面积达30%~70% TBSA,平均烧伤面积为(57.4±17.3)%TBSA,残余创面达3%~15%,平均创面为(7.3±2.4)% TBSA;男22 例,女8例,年龄19~57岁,平均(40.2±16.4)岁。观察组患者致伤原因为:化学物品灼伤3例,钢水烧伤10例,火烧伤17例,烧伤面积达31%~69% TBSA,平均烧伤面积为(58.1±17.2)% TBSA,残余创面达3%~15%,平均创面为(7.5±2.1)% TBSA;男23例,女7例,年龄20~60岁,平均(42.5±15.7)。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全身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等治疗。对照组采用洗必泰溶液清洁创面后,用无菌纱布擦干创面,并将含1%磺胺嘧啶银霜涂于创面,最后用聚维酮碘纱布进行包扎创面,2 d更换1次。观察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浸浴疗法,即根据患者的创面大小、位置等选择合适浸浴工具,如局部创面可采用盆、桶等进行浸浴,创伤面较大的可采用移动电动浸浴床。当患者躺在浸浴床上后,医护人员可以将其推入浴室内,将配好的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内加入含0.5%的颜色液放入浴缸中,溶液温度控制在37~39℃为宜,浸泡的时间可逐渐延长,前几次的浸泡时间以10~20 min/次,患者适应后,可将浸泡时间延长至30 min/ 次,隔日1次。浸泡的同时采用清洁的纱布对患者创面、结痂、脓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等进行轻柔的清洗。在患者浸泡的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患者出现虚脱。浸泡完擦干后,用新洁尔灭溶液对创处进行消毒,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喷雾,外涂皮维碘软膏。1次/2 d,2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观察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发生情况以及对照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等。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创面出现愈合,细菌培养为阴性为显效,或者较治疗前创面缩小 50%,细菌培养为阴性,为有效;治疗前后创伤面积无恢复与愈合者,或者愈合情况不明显,细菌培养呈阳性者为无效[2]。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 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愈合时间及瘢痕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4.57±15.36)d,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3.27±5.19)d。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瘢痕,发生率为30.0%;观察组有5患者出现瘢痕,发生率为16.7%。观察组瘢痕发生率要少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深度烧伤患者烧伤后期,体表常遗留散在大小不等的残余创面,易发生反复破溃感染,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机体功能的恢复,在给患者造成精神、肉体上痛苦的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此类残余创面采用传统手工换药方法疗效不佳,换药过程时间长,易反复感染[3]。换药时撕拆敷料及清洗创面使患者感到不适,坏死组织及细菌毒素不易彻底清除,影响外用药物的疗效。浸浴疗法为治疗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实用、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如下优点:①可充分引流创面的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减少毒素的吸收,降低败血症的发生率。②可有效促进脱痂,有效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③可使创面外敷料易于去除,减轻换药过程中的疼痛,减少创面渗血。④采用浸浴治疗时,患者主动活动省力,各关节活动幅度增加,皮肤弹性增加,可促进上皮生长,改善受伤部位的功能[4]。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疗效优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消毒液治疗,治疗后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瘢痕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张茵华,吴菊芬,蔡良良.中药浸浴配合治疗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 6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6):40.

    [2] 吕国忠,蔡良良,虞俊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8):937. [3] 韩 芳,许雪梅.采用全身浸浴疗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631.

    [4] 周 蓉.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60.

    [收稿日期:2014-05-14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MEEK植皮与网状植皮的临床对照研究
    ↓下一篇:湿润烧伤膏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功能部位烧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