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烧伤外科学》

    早期切痂对重度烧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12-07  浏览次数:1454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李伙新  深圳市龙岗区坪山人民医院烧伤科,广东 深圳,518118

    对于烧伤的患者其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挽救患者的生命,还要尽可能预防烧伤后畸形,恢复功能。重度烧伤患者的机体往往呈高代谢状态,且烧伤的面积越大,代谢程度越高,这种高代谢状态会使机体体抗力下降,诱发各种感染和多脏器衰竭,影响患者的恢复甚至导致死亡。有研究表明,机体的这种高代谢状态会随着创面的封闭及愈合而逐步下降[1]。为探讨早期切痂对重度烧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影响,现对我院84例烧伤后患者进行早期切痂植皮的REE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120例,均为我院2002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均符合重度烧伤患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8个月~72岁,平均年龄(43.8±5.6)岁。烧伤总面积77%~99%,3度面积60%~92%TBSA,创面分布于全身各处。烧伤原因:汽(柴)油火焰烧伤63例,瓦斯烧伤29例,化学烧伤13例。热液烫伤15例,合并吸入性损伤12例。入院时间为伤后30 min~12 h,其中伤后30 min~6 h入院99例,5~12 h入院21例,伤前并发冠心病39例,慢性支气管炎33例,高血压24例,糖尿病12例。并发症:内脏并发症者32例,脓毒血症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吸入性损伤26例(轻度18例,中度7例,重度1例),并发低血容量休克93例。以首次实施切痂植皮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伤后早期切痂,伤后5 d手术)84例和对照组(非早期切痂,伤后5 d手术)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面积、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首次切痂面积及合并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

    观察组切痂时间为伤后2~4 d,对照组为伤后5~9 d,两组患者的切痂治疗方法相同,首先进行抗休克治疗,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清创,清创后行暴露疗法,切痂时将3度及其周围深2度创面全部切除,通常切至深筋膜浅面,然后采用自体邮票式植皮或自体微粒皮加大张异体皮移植,自、异体皮比例为1∶8[2],覆盖创面。切痂后给予抗炎治疗。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静息能量消耗(REE),伤后及切痂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1)REE监测:仪器为美国MedGraphics公司生产的代谢车监测1,2,3,5,7,14 d REE的变化,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经适应性测试后,所有测试对象在进餐后2 h,平静仰卧30 min后用代谢车标准法或头罩法测量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测试时用鼻夹夹闭测试对象鼻腔,使其仅能经口呼吸,利用口含器收集呼出气,由计算机动态实现REE[3]。每次测试时间≥10 min,测试时的环境大气压为100 kPa,温度为26~32 ℃,湿度为50%~60%。(2)生化指标测定:具体方法为分别于两组患者切痂前切痂后取空腹肘静脉血4 mL,-4 ℃,3 500 r/min,分离血浆置-70 ℃冷藏待测,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IL-6和TNF-α水平,TNF-α试剂盒由北京北方伟业公司提供,IL-6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提供,LPS采用偶氮显色法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伊华临床医学科技公司。ALT采用日本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100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结果以(x-±s)表示,t检验做组间比较,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厱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伤后不同时间段REE比较

    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的REE均较正常人有增高趋势[正常成人静息能量消耗=(160.9±8.7)kj?h-1?m-2)](P<0.05)。伤后1,2,3 d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14 d内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伤后不同时间段REE比较

    2.2 两组患者切痂前后不同时间段REE比较

    对照组切痂前、切痂后1,3,5 d内的REE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但切痂后7,14 d内的RE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 两组患者切痂前后不同时间段REE比较

    2.3 两组患者各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切痂前IL-6、TNF-α、ALT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LPS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切痂后IL-6、TNF-α、LPS、ALT均较切痂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表4 两组患者切痂后各指标比较

    3 讨论

    重度烧伤患者的首要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感染,而感染主要来自于创面。创面坏死组织的炎症反应,会导致机体的高代谢状态,进一步诱发免疫功能紊乱,引起骨髓抑制。因此,早期去除深度烧伤创面,使烧伤复合性损伤变为单纯创伤,移植自体、异体(异种)皮,使创面得到早期修复,尽快愈合,也就成为救治烧伤的关键,其在减轻机体的高代谢状态和中毒反应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及提高治愈率。临床上测量烧伤患者的REE是为了指导治疗,制定个体化的到营养、代谢支持方案,以提高治愈率[4]。本文通过对早期切痂和非早期切痂患者的REE进行检测,来探讨早期切痂对重度烧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切痂和非早期切痂的患者机体均处于高能量代谢状态,其REE较正常人增高(P<0.05)。两组REE在伤后1 d、2 d、3 d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d、7 d、14 d内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非早期切痂组切痂前、切痂后1 d、3 d、5 d内的REE显著高于早期切痂组(P<0.05)。这提示早期切痂有利于减轻患者的高代谢状态。IL-6是炎性细胞因子,其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的时候迅速增高,而过量增多又可对机体造成损害,还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5]。TNF-α受到细菌或内毒素激活后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 也是参与炎症的因子之一。LPS可能是烧伤后肝损害甚至是肝功能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结果还表明,早期切痂组的IL-6、TNF-α、LPS、ALT显著低于非早期切痂组,这提示早期切痂可减轻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肝损害和机体损伤。综上所述,早期切痂可缓解严重烧伤患者高代谢状态,减少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肝损害,其可能机制与控制早期主要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

    【参考文献】

    1 郑琢.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体会[J]. 中国伤残医学,2008,16(1):107.

    2 王甲汉,任加良,易朝辉.烧伤早期切痂对血浆中IL-6,IL-8及TNF含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02,23(11):1141-1142.

    3 郭毅斌,郑庆亦,陈锦河,等.严重烧伤早期切痂对可溶性脂多糖受体CD14表达和肝损害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2005,25(3):167-168.

    4 王振国,张博,魏梦奇.大面积深度烧伤74例早期切痂治疗[J]. 武警医学,2005,16(9):716-717.

    5 郝岱峰,郭振荣,柴家科.休克期切痂植皮对小型猪烧伤后能量消耗的影响[J]. 中华烧伤杂志,2000,16(1):34-35.

    ↑上一篇:红药膏治疗创疡40例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3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感染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