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多排螺旋CT的MPR和VR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5-03-25  浏览次数:1482次

    胫骨平台骨折(tibial plateau fracture,TPF)是膝关节损伤中一种常见类型,属于关节内骨折,解剖关系复杂,骨折类型众多,能否对其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常规的X线平片无法准确评价关节内骨折和移位情况,对骨折分型也较粗略。多排螺旋CT和三维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容积再现重组(volume rendering,VR),以其全方位、多角度、细节观察的优势在TPF的诊断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2011年~2013年期间43例TPF病例为资料,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TPF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3例患者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24~75岁,平均44岁。其中车祸伤34例,高处坠落8 例,其他原因引起1例。受伤情况左侧20例,右侧21例,双侧2例,其中合并腓骨骨折5例,合并髌骨骨折1例,所有病例都合并关节腔积液及软组织肿胀。所有病例均经过X线正侧位检查及多排螺旋CT的MPR和VR重建。

    1.2 检查设备:检查设备为SIEMENS SOMATON Sansation 64层螺旋CT和GE Lightspeed 64 VCT,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以膝关节为中心,从胫腓骨中段扫描至股骨中段,容积扫描层厚64 mm×0.62 5 m m ,螺距为1 mm或1.375 mm。重建用骨窗算法,重建层厚和间隔为1 mm,进行多平面重建MPR 和容积再现重组VR。

    1.3 诊断与评价:本组采用Schatzker分型标准,将TPF分为6型:Ⅰ型:外侧平台单纯楔形或纵向劈裂骨折; Ⅱ 型:外侧平台劈裂合并压缩骨折;Ⅲ型:单纯平台中央压缩骨折;Ⅳ型:内侧平台楔形、压缩及粉碎性骨折;Ⅴ型:涉及内外侧平台劈裂的双髁骨折;Ⅵ型:平台骨折联合干骺端与骨干间骨折,导致胫骨髁与骨干部分离[1]。每个病例均由3名5年以上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至少包含一名副主任或以上职称医师)独立阅片,根据相同标准作出分型,并对骨折部位、范围、骨片移位方向及平台塌陷程度作出评价。最终结果以多数人意见为准。 2结果 本组中Ⅰ型单纯外侧平台骨折1例,Ⅱ型外侧平台劈裂骨折合并平台塌陷7例,Ⅲ型单纯平台中央压缩骨折12例,Ⅳ型内侧平台骨折6例,Ⅴ型内外侧平台双髁骨折11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联合干骺端或骨干骨折6例。其中合并腓骨骨折5例,合并髌骨骨折1例,全部病例均伴有关节腔积液及软组织肿胀。

    3讨论

    3.1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优势:胫骨平台主要以松质骨为主,骨皮质薄弱,加上表面曲面不规则,受到创伤时容易发生复杂的骨折类型[2]。因此,术前准确的分型和充分的评估是临床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从而减低关节强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虽然目前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TPF 的首选,能对绝大多数TPF作出诊断,但X线平片由于骨相互重叠而无法完整显示关节面,有时影响骨折分型。由于胫骨平台向后倾斜10°,X线平片往往难以评估塌陷距离,对一些隐匿性的塌陷骨折以及平台边缘的小劈裂骨折片也容易发生漏诊[3]。多排螺旋CT以其超快速、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具有超高的密度分辨率和最小0.6 mm的超薄层厚,加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弥补了X线的上述劣势。三维重建使胫骨平台的各个面可以沿任意轴旋转,清晰显示骨折线的长度和走向,骨折塌陷的面积和距离,碎骨片的大小位置,这些都是普通X线平片所无法比拟的。

    3.2 MPR和VR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MPR和VR是多排螺旋CT扫描后常用的影像后处理技术。MPR能从任意方向显示关节面,其优势在于观察骨折的微观情况。MPR通过对骨折线多平面的细致显示,能清晰显示骨折线的长度和宽度,显示腔内碎骨片的来源和移位方向,特别是对髁间突裂缝骨折的显示,弥补了普通X线平片的盲区,避免漏诊。同时MPR能准确测量平台塌陷距离和骨折裂隙的宽度,对临床手术提供重要信息。MPR的劣势在于不能同一平面显示骨折的整体情况[4],而这正是VR的擅长。VR通过对容积体积元素的重组,获得完整直观的三维立体影像。VR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关节面,通过轴位俯视,可以发现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劈裂骨折。重建后的三维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折线的长度、走向,骨片的移位、旋转情况及平台塌陷的程度,为临床医师提供立体、直观、全面的三维图像。VR的不足是低对比下的重建,对线形骨折的显示能力没有MPR高[5]。 总之,MPR和VR优势互补,两者相结合,从微观到宏观,从单平面到立体,对胫骨平台骨折实现了全面、直观、立体的显示。临床医师在MPR和VR的帮助下,能对TPF作出更详细准确的分型、评估,从而采取正确的治疗方式。诚然,受到费用、放射剂量、后处理时长等因素的制约,CT三维重建还无法取代X线平片成为TPF常规首选检查手段,但随着多排螺旋CT的日益普及和技术进步,相信MPR和VR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4参考文献

    [1]李长俊,史晨辉.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进展[J].农垦医学,2011,6(33): 526.

    [2]施健,施晓平,王勤英,等.64排螺旋CT三维影像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与介入,2012,19(9):93.

    [3]张建华,辛英.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2 ,16(17):2227.

    [4]王军.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0,31(5):661.

    [5]刘彪.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7 ):107.

    [收稿日期:2014-01-20编校:陈伟/郑英善]

    ↑上一篇: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
    ↓下一篇:关节镜辅助Haglund畸形矫正术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