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及围术期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697次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易发的骨折疾病。大多数的患者存在内科基础疾病,治疗比较棘手。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牵引复位治疗方法,因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经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危及生命。在控制内科疾病基础上积极手术治疗,可缩短卧床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疗效。笔者对老年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和围术期的治疗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 60~82岁,平均(75.70±4.29)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导致骨折16例,晕厥引发的骨折27例,走路时不慎摔伤导致骨折17 例。按照Evans进行骨折分型:Ⅱ型18例,ⅢA型27例,ⅢB型 15例。其中合并神经系统疾病14例,占23.33%,包括帕金森病2 例,腔隙性脑梗死7例,脑血栓合并偏瘫5例;内分泌系统疾病13 例,占21.67%,其中以合并糖尿病为主;泌尿系统疾病21例,占 35.00%;呼吸系统疾病14例,占23.33%,包括老年慢性支气管炎6例,肺气肿8例;心血管疾病15例,占25.00%,包括冠心病5 例,原发性高血压10例;患者有合并2种疾病者27例,合并3种及以上疾病者18例。 1.2 方法:入院后,先对患者的患肢实行骨牵引或皮牵引,保持患肢外展屈髋中立位,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请相关科室进行会诊。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对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6.5~8.0 mmol/L,高血压的患者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160 mm Hg(1 mm Hg=0.1333 kPa),舒张压应控制在90~100 mm Hg,对伴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应在手术前进行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失衡、贫血等现象,对于全身的状况较差的患者,先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如不能耐受手术应该改为保守治疗。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早手术。在患者受伤后的3~10 d内进行手术,手术前30分钟、手术后24 h内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麻醉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律等情况,做好动脉血气的分析,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尽量采取简单可靠的手术方式,缩短手术时间。 1.3 疗效评定[1]: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畸形及活动度、日常生活、行走以及疼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2 结果

    本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无一例死亡,经过治疗后,评优者37例,良19例,差4例,优良率为93.33%。

    3 讨论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骨质疏松、高龄、骨折粉碎和并存内科基础疾病等现象。骨折并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并存疾病的加重和长期的卧床所引发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在手术时必须要严格的掌握手术中的禁忌证和适应证。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老化,脏器功能也随之衰退,对手术时的耐受性较差,在术中、术后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具有高血压的患者应进行血压的控制,在手术时和麻醉的过程中,高血压的患者会发生较大的波动,高血糖在术后的感染也很高[2]。总而言之,老年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要在原有的基础疾病得到控制后,加强手术前的合并症控制,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和恢复能力得到提高,加强围术期的管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4 参考文献

    [1] 刘大鹏,刘 沂.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16.

    [2] Baumgaertne MR,Curtin S,Lindskog D,et al.The value of the Tip Apex distance in predicting failure of fixation of peri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hip[J].Bone Joint Surg,1995,77(7):1058. [收稿日期:2013-05-10 编校:潘宏竹]

    ↑上一篇:临床采用CT与MRI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比较
    ↓下一篇:急性血源性骨髓炎30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