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内外踝骨折48例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8-17  浏览次数:621次

      作者:于召江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赤峰市巴林左旗医院骨科

      【关键词】 内外踝 骨折

      内外踝骨折是踝部的常见损伤,多见于青壮年,治疗不当可造成踝关节内外翻畸形,影响踝关节的功能。本院自1998-2010年收治内外踝骨折48例,现就其治疗方法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晚期功能恢复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状况

      内外踝骨折患者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15岁,平均35岁。

      1.2 骨折部位及类型

      48例中,左踝骨折17例,右踝骨折30例,左右双踝骨折1例;内踝骨折26例,外踝骨折18例,内外踝骨折4例;内踝横行骨折15例,斜形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2例。

      1.3 骨折的原因

      挤压伤20例,扭伤8例,砸伤9例,跌落伤6例,撞击伤4例,埋没伤1例。

      1.4 治疗方法

      48例中,手法复位保守治疗30例,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18例。

      1.4.1 手法复位保守治疗

      适应内踝、外踝、内外踝骨折,没有移位,或有轻度移位,手法可以复位的患者。用石膏托或石膏桶将小腿和踝关节固定,4~6周后拆除,固定期间口服活血接骨药,止痛药。石膏托或石膏桶拆除后,加强踝关节功能练习。

      1.4.2 手术切开内固定术

      适应骨折有明显移位或手法复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切开内固定术:患者取仰卧位,在硬膜外或局麻下,以内踝为中心,左前(或后)纵弧形切口,长约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清除血块,显露骨折端,如骨折端间有肌腱或骨膜等软组织嵌入时,应予移开或取除。切开远端骨折块中部的骨膜,将骨折端复位,用巾钳暂时固定,按与骨折线垂直的角度,从远侧骨折块中部向近侧骨折端钻孔,拧入螺丝钉固定,如远侧骨块较小,可用粗丝线缝合数针固定。固定完毕后放松止血带,仔细止血,缝合切口。用小腿石膏将踝关节固定于内翻位,如为双踝骨折,术后小腿石膏固定踝关节于90度位,术后抬高伤肢,2周后可更换小腿石膏,将踝关节固定在功能位(背屈90度)继续固定2~3周后,拆除石膏,加强关节活动,并辅助以理疗。

      1.5 治疗效果

      48例1年随访,手法复位,保守治疗30例中,骨折最长愈合时间9周,最短愈合时间4周,平均愈合时间为5周。按优、良、差划分标准。优:运动正常,伸屈角度无改变,无自觉症状;良:运动功能满意,伸屈角度无明显改变;差:关节运动功能受限,有轻度踝内翻。本组手法复位保守治疗30例中,优24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占96%;手术切口内固定治疗18例中,优16例,良2例,优良率占100%。

      2 讨论

      (1)内外踝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上要求解剖复位,恢复踝关节正常生理功能,如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踝关节功能活动。目前治疗上存在两种不同意见,有学者认为,对内踝、外踝骨折,无论有无移位,均以采取手法复位为宜,甚至延误治疗的移位骨折,仍有手法治疗成功可能。另外,有学者则主张积极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认为这种骨折必须解剖复位,否则骨折端间嵌插软组织,影响骨折复位,延误骨折愈合。笔者认为早期诊断,无论是手法复位,还是手术切口内固定,准确复位是保证骨折愈合,避免踝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的重要环节。(2)内踝、外踝骨折,损伤机能、损伤类型及治疗方法上都相似。对无移位和轻度移位的新鲜骨折,多数学者主张非手术治疗,用小腿石膏将踝关节固定(或用木鞋固定)4~5周。笔者体会无移位或轻度移位新鲜骨折,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能获得满意效果。但如骨折间隙或侧移超过0.5cm,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很难维持其正常位置,或复位后,在治疗过程中再度发生移位,对这类骨折须行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以求达到解剖复位。(3)对外踝骨折的患者,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损伤,如有神经损伤症状要及时给予处理。本组有1例腓总神经损伤,经过处理,得以满意恢复。此外,小腿石膏托或石膏桶不易过紧,过紧能产生神经卡压症状,经松解石膏,给予神经营养药治疗,3周后症状消失,功能恢复。(4)石膏外固定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踝关节废用性僵直。笔者认为一般以3~4周后去掉石膏练习踝关节屈伸活动为宜,以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休息时还应上石膏托予以适当保护,待拍片证实骨折已完全骨性愈合,方可除去掉石膏托或取出内固定物。(5)48例内外踝骨折治疗,笔者认为手法复位保守治疗,简便可行,不受客观条件限制,骨折愈合时间相对长些;而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受客观条件限制,比较复杂,术后需应用抗生素,有切口感染、骨感染可能,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综上所述,对内外踝骨折,应以准确复位为原则,以保证日后踝关节正常功能的恢复。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病例,可用手法复位外固定等保守治疗,对于移位大于0.5cm以上者或手法复位,在治疗过程中再度移位者应采取切开内固定治疗,力争达到解剖复位,此外还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损伤,力争早期处理。

    ↑上一篇:肱骨近端锁定钢板配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下一篇:经皮撬拔复位内固定治疗上颈椎骨折脱位手术配合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