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全长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发表时间:2012-06-18  浏览次数:638次

      作者:孙建辉  作者单位:河北省宁晋县医院骨科

      【关键词】 骨折;股骨;髓内钉

      股骨远端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由于股骨远端解剖复杂,松质骨结构,皮质薄,髓腔宽,骨折远端可固定范围有限,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治疗这类骨折存在的所有问题。为探讨全长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应用全长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2例,术后早期伤肢功能锻炼,获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17~45岁,平均年龄24.5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14例,摔伤6例,砸伤2例;骨折类型:螺旋骨折12例,斜型骨6例,横型骨折3例,粉碎骨折1例,手术时间为伤后4 h~6 d。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计划:交锁髓内钉的临床效果大部分取决于术前、术中仔细计划,术前X线一定要保证质量,要健侧股骨全长X线片,术前测量股骨和准备髓内钉的理想长度是必要的,临床测量锁钉长度,从大粗隆顶点到髌骨上缘的长度加2~3 cm,另外可以根据X线片比例尺测量长度。健侧股骨长度对术中矫正肢体长度提供有用的标记,X线测量已知长度髓内钉放置于健侧大腿投照X线,更为精确。

      1.2.2 手术方法:常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手术在C臂监视或术中X线摄片定位下进行,远端钉头距关节的距离控制在1.5~2 cm,勿进入膝关节。钉的置入方法按常规交锁髓内钉顺行法进行操作,骨折处局部切开复位,依据骨折类型,辅助以钢丝,丝线或可吸收线等捆扎固定,有大块骨缺损或粉碎严重的,取自体髂骨移植。

      1.3 术后处理

      术后第2天即开始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主、被动锻炼相结合,循序渐进,早期可依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情况,适当给予镇痛药物,有利于患者配合并坚持锻炼,本组所有病例术后2周膝关节屈曲达90°以上,1个月后膝关节活动范围达到成接近于正常。

      2 结果

      本组2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6.4个月,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四头肌粘连、挛缩、膝关节僵硬,髓内钉均无断裂,无锁钉退出。

      3 讨论

      3.1 股骨远端一般指股骨下1/3,在文献中这个区域定义范围很广。股骨的负重轴与垂直线有3°,解剖轴与垂直轴有7°(平均9°)的外翻角。正常膝关节的关节轴平行于地面,解剖轴与膝关节轴在外侧成81°角。在进行股骨远端手术时,每一患者都要与健侧比较,以保证股骨有正确的外翻角,并保持膝关节轴平行于地面。股骨远端骨折外翻畸形的原因可能与髁胫束紧张引起骨折短缩、外翻愈合有关,另外技术原因也是一方面,如大腿支持不够,致术中复位不全,产生外翻畸形,若在术中外展患肢,使髁胫束松驰,可以减少外翻的发生。因此,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是否恰当,对患者的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股骨远端骨折常存在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骨折粉碎、骨折延伸到膝关节和股四头肌伸膝装置,在治疗上即要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又要保留膝关节功能,固定,手术可能比较困难,目前临床上内固定种类大体可分为偏心型固定和中心型固定两大类。以交锁钉髓内钉为代表的中心型固定方法治疗负重骨的骨折时,明显优于钢板的偏心型固定方法,交锁钉的髓内中心型固定,更接近于下肢力线,能有效控制骨折部位的轴向力线,骨折两端分别用2枚锁钉固定,可有效防止骨折端的旋转,重叠成分离移位,符合股骨的生物力学特点,因此被称为生物性内固定技术[1]。另一方面,髓内钉固定,软组织剥离少,不破坏骨折端附近的血运,骨膜血运破坏少,降低了手术的感染率,扩髓的骨碎屑沉积在骨折部位,相当于自体植骨,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再一方面,髓内钉取出后,再骨折的可能性小,而钢板、螺钉取出后,由于螺钉孔眼的存在,常有再骨折的可能,交锁髓内钉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坚强,不破坏局部血运,提高了骨折愈合率,降低感染,而且它是均分负荷型而不是遮挡负荷型内固定,生物力学性能具有明显优势。

      3.3 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多种多样,各具优势,也各有不足。目前许多地方采用逆行股骨髁上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髓内钉,以适应股骨髁上的形状,其顶端向前成角8°,符合股骨髁部生物力学的要求[2],稳定性高,固定牢固。但也存在一些潜在不足,关节内入口,可引起膝关节粘连、僵硬、髌股关节退变和滑膜金属反应,如骨折感染导致化脓性关节炎,其处理和髓内钉的取出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另外,钉的远端大多数都在股骨中段或近端,可产生梯度并导致股骨骨折。再者,逆行穿钉时,关节内开口,骨碎屑残留关节腔内,引起关节内游离体,增加膝关节创伤及引起功能障碍。彭兴平等[3]报道于关节镜下操作同时将关节腔的积血、骨碎屑等冲洗吸出,避免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但因关节镜价格昂贵,不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3.4 全长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也存在一定不足,对于股骨远端骨折,特别是髁部骨折,或远端骨折低位时,用顺行穿钉法远端固定不够可靠,远端置钉困难,有时为获得远端能锁定2枚螺钉,而将髓内钉针末端锯短1~1.5 cm[4],势必增加术前或术中的工作量。

      对于股骨远端骨折,精细的处理软组织,恢复伸膝装置,配合早期活动膝关节,均会明显改善治疗效果,获得优良的膝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 司枫,李昊,姜涛.等.髌韧带小切口逆行交锁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实用骨科杂志,2007,13:293.

      2 罗先正,邱贵兴主编.髓内钉内固定.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2.

      3 彭兴平,徐立新,吉明,等.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32例.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503.

      4 田伟主编.积水潭实用骨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8.

    ↑上一篇:针刺配合原始点按摩治疗肩周炎66例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电针联合局部封闭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