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多发性骨髓瘤40例血清免疫学特征

    发表时间:2012-12-04  浏览次数:791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徐秀芹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血液科065000

    刘春霞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血液科065000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恶性增生性疾病。发病率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我国年发病率约1/10万人口。目前骨髓形态学、X线片、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是诊断MM的重要方法,而免疫固定电泳的应用使MM的诊断及分型更趋完善,笔者对40例MM患者进行免疫、生化多种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40例MM患者,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1]。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8.5岁。

    1.2 方法

    抽取患者的血清进行总蛋白(TP)、血清蛋白定量,免疫球蛋白IgG、IgA、IgD、IgM定量,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流检测[2],检查24 h尿本周蛋白。

    2 结果

    2.1 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及IgG、IgA、IgD、IgM定量结果 40例MM患者血清蛋白,IgG、IgA、IgM (均采用单相免疫扩散法检测),IgD(采用ELISA法检测)定量结果,见表1。表1 40例MM血清蛋白及IgG、IgA、IgD、IgM定量结果(略)

    2.2 血清蛋白电泳的M蛋白位置

    在40例患者中,36例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出现M蛋白。其中IgG型25例(62.5%),M蛋白多出现在γ球蛋白区; IgA型8例(20%),其中6例M蛋白出现在β与γ球蛋白区之间,2例出现在α2与β区之间;IgD型2例(5%),M蛋白出现在γ球蛋白区,但M蛋白水平相对较低。IgM型1例(2.5%),M蛋白出现在γ球蛋白区;轻链型3例(7.5%)、不分泌型1例(2.5%)均未显示M蛋白带,但轻链型3例尿本周蛋白阳性。

    2.3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结果

    对36例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出现M蛋白的血清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分析,IgG、IgA、IgD、IgM各型在轻链型中κ型明显多于λ型,尤以IgG更显著,κ型与λ型之比为3∶1,见表2。

    2.4 尿本周蛋白的测定

    对40例MM患者进行尿本周蛋白测定,结果有19例尿本周蛋白阳性 。其中IgG、IgA、IgM 34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尿本周蛋白阳性;轻链型3例,尿本周蛋白阳性。IgD 型2例,尿本周蛋白阳性 ,符合台湾Lin等[3]研究结果。不分泌型1例,尿本周蛋白阴性。表2 36例MM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结果(略)

    3 讨论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是将区带电泳和免疫扩散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学分析方法。它可识别和鉴定在血清蛋白电泳中所检测到的各单克隆区带,以确定球蛋白的类型。它是一种特异、灵敏及准确性很强的快速分离及鉴别单克隆球蛋白的直观方法。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根据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的结果将其分为IgG、IgA、IgD、IgM 、IgE、轻链型及不分泌型[4]等。本研究中IgG型最常见,占62.5%;IgA型占20%;IgD型占5%;IgM型占2.5%;轻链型占7.5%;不分泌型占2.5%;未见到IgE型及双克隆型。多数MM细胞不仅合成和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且重链与轻链比例失调,常有大量的轻链生成,血清或尿中某种轻链含量明显增高,而另一种相对减少。轻链型MM患者其浆细胞只分泌游离的单克隆轻链(κ或λ),即本周蛋白,故不能检测到M蛋白,其血清蛋白电泳图显示出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而无M峰;由于IgD正常含量很少,即便当IgD含量升高至正常水平的200倍,血清蛋白电泳上也常不显现出明显的M成分[5],故IgD型MM血清M蛋白水平常相对较低,严重的本周蛋白尿是其特点,因此,诊断IgD型MM 需依赖IgD定量和免疫电泳,而不是依赖蛋白电泳。无分泌型MM极少见,在血清或尿中无可识别的M成分,其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可能与正常人相似,故为避免漏诊,凡是怀疑MM者均需进行血清蛋白免疫固定电泳检测。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很容易漏诊、误诊,国内报道误、漏诊率在70%左右[6,7],通过免疫固定电泳快速、灵敏、特异、准确的进行分析轻链的类型,并对M蛋白进行分类和分型,还可判断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的轻链和重链的型别,作出MM的明确诊断,大大提高了检出率,使MM的诊断和分型更趋完善,明显减少了误诊率,因此,免疫固定电泳是MM实验室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73374.

    2 陈世伦,武永吉主编.多发性骨髓瘤.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8139.

    3 Lin TL,Shih LY,Dunn P,et al.Lmmunoglobulin D multiple myeloma. Chang Gung Med J,2000,23:451457.

    4 达万明,裴雪涛主编.现代血液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941948.

    5 张之南,单渊东主编.协和血液病学.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506

    6 主鸿鹄 ,徐开林,潘秀英,等.60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白血病淋巴瘤,2002,11:298300.

    7 李守静,李宏然 ,赵相印,等.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探讨.中华肿瘤杂志,1995,17:4345.

    ↑上一篇:血液透析方式对骨转运指标的影响和肾性骨病诊断意义
    ↓下一篇:医用胶整复治疗颅骨粉碎性骨折35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