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荧光定量PCR对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分析

    发表时间:2014-06-04  浏览次数:1161次

      近年来,由于不洁性行为导致的各种泌尿生殖道疾病在我国快速蔓延开来;同时,人们对性卫生知识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致使感染泌尿生殖道疾病的概率也随之增多[1].而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作为引起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其传播速度快,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关注的重要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分析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Uu、Ct的感染状况,作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来本院就诊的983例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4~7月本院妇产科、泌尿科、皮肤科送检的泌尿生殖道感染者分泌物标本983例,其中男性169例,女性814例;年龄5~88岁,平均35.4岁。按年龄分为小于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岁6个组。  1.2方法  1.2.1标本取材男性取尿道分泌物,女性取宫颈分泌物,将标本置入无菌试管中,立即密闭送检,要求被检者采样前1周内无抗菌药物使用史。  1.2.2检测方法采用ABI7500荧光定量PCR测定仪进行检测,所用试剂均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Uu和Ct的检出情况不同性别患者Uu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1),见表1.  2.2Uu和Ct感染在不同年龄的分布见表2.  3讨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采用完全闭管检测,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对Uu、Ct两种病原体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荧光定量PCR可对1例标本同时检测Uu、Ct两种病原体,因此避免了患者同时取多份标本的繁琐和标本间存在的差异,也解决了病原体培养条件高、周期长的问题,可为临床提供快捷、准确的诊断依据[2].研究表明,本地区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以Uu多见。由于Ct感染后机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泌尿生殖道黏膜受损,有利于Uu的黏附,而且Uu在混合感染中与Ct有联合效应,可增加泌尿生殖道炎症的发病率,因此,Ct多伴有Uu混合感染[3].女性Uu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可能与治疗不正规、滥用药物,以及男、女生殖器官构造不同有关[4].Uu和Ct感染主要集中在20~<50岁人群,且随着年龄的递增有递减的趋势,由于Uu和Ct感染与性生活活跃程度、激素水平、阴道尿道环境、社会因素等有关,因此,该病原菌感染多发生于性成熟期患者,且年龄越小感染的危险性越大。鉴于Uu和Ct的感染特点,建议临床对泌尿生殖道感染者,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将Uu、Ct检测列入常规检测项目,以便及时控制和治疗各种泌尿生殖道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跃进,谭湘芳。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的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51.  [2]陈暖,彭学宏,李粉莲。FQ-PCR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49-51.  [3]于红,王蓓,金辉,等。女性生殖道感染中多种病原体的交互作用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7):433-435.  [4]张顺利。不同性别、年龄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1):1134.(收稿日期:2013-12-25)

    ↑上一篇:慢性前列腺炎相关性性功能障碍的研究
    ↓下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精索静脉曲张在男性不育的临床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