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因素

    发表时间:2014-04-28  浏览次数:986次

    尿常规检验作为临床中常见的检验内容,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中广泛应用,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尿常规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突显出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评估健康的重要手段。采集尿液标本不需要太过复杂的操作技巧,应用的设备也较为简单,不过临床上常可见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相符的情况[1]。导致该情况发生的因素有多种,笔者对影响尿常规检验的因素进行具体说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送检验科检验尿液的标本160例,尿液分析仪采用尿HT-150分析仪和配套试纸条,显微镜均为日本进口产品,收集尿液的容器采用一次性尿液盛杯,购买上海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多项目尿液化学分析质控物,每隔半年进行1次。

    1.2 检测方法:遵守相关的操作标准,依照检测仪器和试纸的说明书设计参数,每天开机时行2次室内质控,或随时进行质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天将检验结果记录在册,针对一些可疑的检验结果,要进行二次检测并在最后统一检验结果。

    2 结果

    经检验分析,本组160例尿液标本中,尿常规检验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并不相符的有56例,占35%。

    3 讨论

    尿常规检验是十分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在诊断疾病和疗效的评定上均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临床检测工作中,若要得出精准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规避收集标本、运送标本、保管标本、分析标本、标本检测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各项因素。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3.1 采集准备:因为尿液标本的采集活动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所以在采集尿液之前的准备十分重要,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在此,除了需要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患者的采集时长、采集前的饮食情况、服用的药物情况等均是影响采集准备的重要因素[2]。

    3.2 标本采集:采集过程中,若患者的尿道口不够干净,如男性的尿液混入精液、前列腺液,女性在经期尿液混入经血、阴道分泌物等。通常,患者采集清晨起来第一次排出的尿液是最佳的采集对象,此时的尿液浓度较高,可以提升评价患者肾脏功能的精准度,不过,若患者自身对晨尿缺乏认识或医护人员提醒不够,则会影响采集标本的准确度[3]。患者在采集前食用的药物或高浓度的咖啡等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此外,盛装尿液的一次性杯在患者取标本以及后来的储存过程中也会存在污染的情况。

    3.3 标本保存:采集尿液标本的盛装和运送保存容器必须做到清洁防漏,送检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致使细菌不断繁殖、尿液标本中的蛋白、尿单元、细胞等受空气、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误导检验结果。其中,细菌的滋生会将尿素分解并生成氨,抬高pH值,溶解细胞,细菌蛋白也会影响蛋白值的正确数据。若不能在短期内完成检测工作,就要将标本保存在特定的环境下。

    3.4 标本分析:标本的分析和检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流程不规范或维护不足等影响尿检结果的因素。首先,保管尿试纸条的容器若处于强烈光照或阴郁潮湿的环境下,则可能会使试纸条的性质发生改变,并且如果在去除试纸条后没有将容器盖盖紧,也会出现此种情况,并且,试纸条上的化学反应较为敏感,触摸可能也会导致检验结果发生改变。此外,若检验时的操作不够规范,试纸条放置的槽板不够干燥,室内指控不到位等都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可能性。

    3.5 标本检验:①pH值测定。室内温度不适宜会直接影响pH 值,标本的存储时间过长也会影响pH值。②蛋白质测定。服用喹啉类的药物会导致强碱性尿液的蛋白测定呈现假阳性结果,若采集标本前服用过大量的青霉素之类的抗生素则可能会导致尿液蛋白的测定结果呈假阴性。③白细胞测定。胆红素、肌红蛋白尿会引起测定白细胞的结果呈现假阳性,而甲醛、高浓度草酸的摄入会引发结果呈现假阴性的结果。④酮体测定。采集标本前服食头孢菌素、左旋多巴等药物会引起酮体检验结果呈假阳性。腹空、腹泻、呕吐等都可能导致酮体检测结果呈假阳性。⑤葡萄糖的测定。长期使用Vit C、青霉素等会致使标本中的葡萄糖检测结果呈现假阴性。⑥胆红素测定。光照、Vit C的大量摄取会致使胆红素的检测结果呈假阴性;氯丙嗪的大量服食会致其测定结果呈假阳性。⑦亚硝酸盐测定。标本放置用时过长、某些物质的污染都会导致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呈假阳性。⑧潜血的测定。漂白粉、H2O2可能会导致其测定结果呈现假阳性[4]。临床尿常规检验中加强采集、运送、保存、分析等一系列过程的监控,能够有效降低检测失误率。收集标本前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饮食习惯,在收集标本时做到无菌无漏处理,运送时间和存储时间不宜过长,检测环境必须达到有关标准,检验时注意检测内容是否存在假阴阳性的情况。总之,临床尿常规检验一定要建立规范、科学的检验流程,避免尿常规检验结果中出现误差。

    4 参考文献

    [1] 张湘琦,兰爱纯,唐 和,等.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31(16):1757.

    [2] 许伟琼,黎瑞冰,胡汉斌.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州医药,2012,24(1):55.

    [3] 孙立群,黄勇存,姜 蕾.浅谈尿常规检验的干扰因素[J].哈尔滨医药,2008,29(1):4.

    [4] 阿依恒.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因素[J].大家健康,2012, 12(1):91.

    [收稿日期:2013-11-20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型术与带蒂岛状皮皮瓣成型术式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一篇:经腹股沟内环的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