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中药内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9-29  浏览次数:991次

      作者:姚建斌  作者单位: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内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汤剂内服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症辨证使用。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症先期治疗犹于后期治疗,防止病症的发展与恶化。

      【关键词】 慢性衰竭 中药汤剂 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3-035-02

      慢性生功能衰竭(CRF)简称慢性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肾脏实质性损害,逐渐引起慢性生功能减退,以及因此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和代偿期、失代偿期及尿毒症前期的患者是以延缓肾衰竭,减缓患者进入终末尿毒症期的速度为目的,同时推迟患者透析的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在基层医院的CRF患者多宜接受中医药的治疗。可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患者40例,其中男性26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短6个月,病程最长4年;女性14例,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65岁,病程最短5个月,病程最长3年零4个月。在本组40例患者中,均验血BUN、Scr、Hb及双肾B超检验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均为进入尿毒症期。

      1.2 治疗方法

      1.2.1 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慢性肾功能衰竭大体可分为 ① 脾肾阳虚型方组:人参20克、黄芪40克、生地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半夏10克、砂仁15克、当归15克、大黄15克、附子20克、肉桂15克。② 肝肾阴虚型方组:人参25克、黄芪35克、生地20克、山茱萸20克、山药2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半夏10克、砂仁20克、当归20克、大黄20克、三七20克、牛膝20克、杜仲15克、首乌20克、③ 血瘀型方组:人参20克、黄芪40克、生地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2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半夏10克、砂仁15克、当归20克、大黄20克、三七20克、丹参20克、川芎20克。④水湿型方组:人参2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半夏10克、砂仁15克、当归20克、大黄15克、三七20克、车前子20克、白茅根20克。以上各型病症方组为汤剂煎服,每日一剂,每剂取汤液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1.2.3 辅助治疗 在服用中药的同时,根据患者的病症、病因、病机、病程、体征可以在医生的处方选用输液或片剂辅助治疗,尽快恢复正常健康的身体。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随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每日服茶学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离子变化,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前后各项指标统计。

      2.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详见22页)指定的标准,显效BUN下降≥10.7mmol/L,Scr下降≥177umol/L,但Scr变化不明显,自觉症状改善,半年以上不须进行透析者;无效:各项指标及自觉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进入透析阶段。

      3.结果

      本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占92.5%。

      4.结论

      4.1 慢性生功能衰竭疾病发展到晚其出现病变。该病一旦发展到尿毒症期则大多数患者要靠透析维持生命,长期透析不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也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如感冒、营养不良、无尿、心衰等。因而通过运用中医药保守治疗,即可恢复病症好转,又可延缓肾功能的恶化进展,推迟开始透析时间,仍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我们的观察证明,运用中医药还可抗肾衰,增加尿毒素的清除,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控制CRF病变的发展进程。

      4.2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位在于肺、脾、肾、心肝、三焦、胃肠、膀胱;其病机正虚邪实贯穿始终。可伴以浊邪化热、水停为患或外部感染也是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加剧因素。肾阳衰微为起病之源,致脾虚温养,脾阴亦虚;晚期气阳俱虚,营血亦亏,致肾病增重。由于脾肾衰败,气化严重障碍,分泌清浊之功能减退,二便失禁,水肿或全心衰等症状,或入营血而发衄血、呕血、或惹肝风而抽搐,或蒙蔽清窍见神识昏蒙。总之,该病主要病机为肾脾衰败,湿浊尿毒羁留,三焦雍滞,病位在肾脾及肺胃。我们在临床辨证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以脾肾气阴双虚,、肝肾阴虚多见,伴有於毒互结、水湿内停而导致肾络瘀闭。

      4.3 组方中大黄可降BUN、Scr,仰制氧气自由基,仰制中分子尿毒素甲基胍等的产生,纠正脂代谢紊乱,抗凝、消炎、调节免疫等作用。丹参、三七活血抗纤维化,改善肾功能。人参能明显提高免疫功能,促进骨髓造血器官的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对骨髓造血功能有保护和促进作用,人身皂苷具有抗凝血的作用,有促进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强心作用。黄连仰菌、减少肠道内氨的生成。由此可见,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确有降低BUN、Scr等作用,能改善乏力、恶心、厌食、头晕等症状;而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毒副作用。为延缓CRF进程开辟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新途径。

    ↑上一篇:老年性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腹水1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急性肾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预后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