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的治疗及药敏分析

    发表时间:2012-10-17  浏览次数:908次

      【关键词】 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主要由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所致。为了解本地区NGU患者感染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情况,我们总结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112例NGU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中108例感染支原体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从本科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中检出112例NGU患者,年龄18~50岁,病程14天至2年。患者均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有症状者90例(80.4%),主要表现为尿道口潮红、瘙痒、少量浆液性分泌物、灼热等不同程的尿道刺激症状。所有患者取材前至少一周内未使用抗生素及外用药物。

      1.2 试剂和方法

      采用上海奥普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集培养、药敏、鉴定和计数为一体的四合一诊断试剂盒,对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按摩液进行48h支原体培养、鉴定,并测定其对8种抗生素的敏感度,衣原体用免疫扩散法检测衣原体抗原(使用英国〝立明〞衣原体检测试剂盒Learview Chlamydia),同时做真菌及淋球菌镜检。

      1.3 治疗方法

      单一UU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交沙霉素(石药集团生产)0.4g,4次/d,司帕沙星(商品名:朗瑞,四川珍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g,1次/d或强力霉素0.1g,2次/d,共14d;对照组只口服交沙霉素0.4g,4次/d,共14d。UU和MH阳性与UU和CT阳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和对照组,治疗方法同上。单一CT感染患者口服阿奇霉素(西安利君沙制药公司生产)0.5g,1次/d,首计1.0g,共7d。对同时合并有淋球菌感染者先治疗淋球菌感染,直至转阴并停药1周后再进行上述治疗。

      1.4 疗效判定

      治疗结束后第1、2周复诊。自觉症状消失,复查2次致病菌均转阴者,为治愈;复查致病菌仍为阳性者不论自觉症状是否消失均为未愈。

      2 结 果

      2.1 病原体检测结果

      在112例阳性标本中,单一UU(+)60例(53.6%),UU和CT(+)36例(32.1%);UU和MH(+)12例(10.7﹪);其中UU、MH、CT均为(+)者2例;单一MH(+)0例;MH和CT(+)为0例;单一CT(+)4例(3.6%),伴淋球菌(+)者5例(4.5%),真菌镜检均为阴性。

      2.2 疗效比较

      单一UU(+)治疗组31例,治愈28例(90.3%);对照组29例,治愈20例(69.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UU和MH(+)与UU和CT(+)共48例,其中治疗组24例,治愈率为91.7%;对照组24例治愈率为66.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CT阳性者治愈率为75.0% 。

      2.3 支原体药敏情况分析

      支原体药敏情况分析见表2,可见单一UU对交沙霉素最敏感(97.9%),其次为强力霉素(70.8%),再依次为美满霉素(68.8%)和司帕沙星(67.7%)。而对UU+MH感染,敏感性最强的仍为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均为91.7%),再依次为司帕沙星(83.3%)和美满霉素(66.7%)。表2 108例支原体药敏情况分析

      3 讨 论

      1981年美国学者首次证实NGU与支原体感染有关,目前约有一半的NGU患者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其中主要是UU、MH。本研究显示,支原体是NGU主要病原体之一,UU阳性率明显高于MH和CT阳性率,说明本地区以UU感染为主。对支原体药敏分析显示,交沙霉素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强力霉素、司帕沙星,而耐药率最高的为氧氟沙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在本组治疗方法中,无论是对UU单独或合并MH或CT感染,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示交沙霉素联合强力霉素或司帕沙星疗效最佳。本研究结果虽然显示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但对于单一CT感染者,仍有较好的疗效。

      近年来,由支原体、衣原体所感的NGU发病率逐渐升高,被推荐作为治疗NGU的一线药物出现了滥用和过渡使用的现象,导致支原体耐药菌株不断变化,建议有条件的医院治疗NGU前先做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医师选择性用药,提高疗效。

    ↑上一篇: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附6例报告)
    ↓下一篇:纤维增生型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