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地震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发表时间:2012-08-16  浏览次数:746次

      作者:田晓丽,罗海英,章广玲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田晓丽);河北省唐山市消防支队后勤处卫生所(罗海英);河北联合大学(章广玲)

      【关键词】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耐药率;抗菌药物

      泌尿系感染是截瘫的主要并发症,也是截瘫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截瘫患者由于排尿障碍所致尿潴留和反复放置尿管,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条件,加之长期卧床,抵抗力下降,以及广谱及局部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造成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使临床治疗难度加大。为了解本地区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现状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及药敏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所有菌株系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尿液菌落计数革兰阳性球菌≥104 cfu/ml,革兰阴性杆菌≥105 cfu/ml可诊断为泌尿系感染,共培养出228株细菌。

      1.2 菌株鉴定

      所有试验菌株均以常规方法鉴定,必要时采用API系统补充鉴定。

      1.3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照NCCLS/CLSI标准判断敏感、耐药。所用药敏纸片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MH培养基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4 ESBLs阳性菌的检测

      采用NCCLS/CLSI推荐的双纸片法,头孢他啶-克拉维酸纸片与头孢他啶纸片的抑菌圈直径之差≥5 mm或头孢噻肟-克拉维酸与头孢噻肟纸片的抑菌圈直径之差≥5 mm者为ESBLs阳性。

      1.5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卫生部药品生物鉴定所。

      2 结果

      2.1 菌株分布

      从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出22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53株,占分离菌总数的67.1%,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检出74株,占检出革兰阴性菌的48.4%;其次为变形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阳性菌75株,占分离菌总数的32.9%,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多,检出35株,占检出阳性菌的46.7%;其次为肠球菌属等。见表1。

      2.2 产ESBLs菌株的分离

      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2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 21株,占28.4%;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6株,占33.3%。

      2.3 病原菌的耐药性

      分离率在前五位的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变形菌属、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 表1 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构成表2 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万古霉素,,,,0.0,0.0菌为主,占67.1%;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占32.9%。在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位居首位,其次为变形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等;在革兰阳性球菌中,位列前两位的依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本院目前泌尿系统感染的最主要病原菌,这与文献报道一致[2,3]。本结果证实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多数源于内源性肠道菌感染[4]。人体肠道正常菌群在一般条件下保持着微生态平衡,截瘫患者多为神经原性膀胱,大多存在尿潴留,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条件;当免疫力降低,膀胱防御细菌的能力减弱时,正常菌群即迁移到泌尿道,进行繁殖生长而成为条件致病菌,导致泌尿系感染。

      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30.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喃妥因耐药率较高(30.0%~50.0%),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哌拉西林、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较高(>50.0%);近年来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产生了良好疗效,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是不断增长的细菌耐药问题[5]。本调查结果即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已高达70%以上。

      变形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占引起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致病菌的11.4%和7.9%。变形菌属是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目前是除大肠埃希菌外医源性感染中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二者常于医疗插管术后检出,可能与截瘫患者经常使用导尿管导尿有关。药敏结果显示,两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呈较好的敏感性,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低于变形菌属。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28.4%和33.3%。革兰阴性杆菌产生ESBLs是导致细菌对新型广谱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由于ESBLs属Ambler A类酶,多数活性部位含丝氨酸,可以水解青霉素类及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5]。ESBLs的耐药性是由质粒介导的,其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几乎所有致病菌均含有耐药质粒,所以它们可以在菌细胞之间通过结合和传导等方式迅速传播,一旦细菌产生此酶,即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并且使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6]。为减少产ESBLs菌株的出现,应避免长期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或同类间频繁更换,以减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

      本调查中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30.0%),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等常用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

      总之,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种类多样、耐药率高,临床医生应认真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控制细菌耐药现象的加重和扩散。

      【参考文献】

      1 Girard R,Mazoyer MA,Plauchu MM,et al.High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rehabilitation units accounted for by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 Hospital Infection,2006,62:473-479.

      2 陈玉兰,李华建,张惠.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37-139.

      3 孙宽周.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528-530.

      4 吴均竹,彭敬红,周作华.498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558-2560.

      5 郭宏,韩晓东,王璐.257例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分离菌种类及耐药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9-170,188.

      6 王山梅,金湘东,孙长义,等.2003—2007年间1959例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疾病监测,2008,23:297-299.

    ↑上一篇:原位回肠代膀胱的尿流动力学15例研究
    ↓下一篇:RNA干扰沉默EZH2基因对人膀胱癌EJ细胞增殖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