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坦索罗辛配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6-11  浏览次数:718次

      作者:陈铁峰,牛明,时小江,王国强  作者单位:741020甘肃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坦索罗辛配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行ESWL后均采用输液、抗炎治疗。治疗组加服坦索罗辛0.4mg/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坦索罗辛配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能提高排石率,消除疼痛,缩短排石时间。

      【关键词】 坦索罗辛 ESWL 输尿管结石 排石

      输尿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采用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500例,其中配合坦索罗辛治疗100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坦索罗辛组(治疗组)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16~70岁。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1例,中段40例,下段结石39例。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5岁,其中上段结石11例,中段结石29例,下段20例。均有典型的肾绞痛、呕吐及不同程度的血尿。经B超,腹平片及IVP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结石大小为0.6~1.0cm。均排除糖尿病、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肾衰等对ESWL治疗有影响者及结石病史大于2年患者。两组患者年龄间无统计学差异。

      使用仪器:采用致恒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ZH-VD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CTS-360超声显象诊断仪。探头3.5MHz为外置式。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在门诊行ESWL。位于髂骨缘以上结石采用仰卧位,位于髂骨缘以下结石采用俯卧位。治疗使用电压14kV,使用频率60~70次/分,治疗冲击波次数为2000~2500次,两次碎石时间间隔7~10天。碎石后给予静脉输液,使用广谱抗生素5~7天,每日饮水量>2500ml,适量增加运动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坦索罗辛0.4mg/日,口服5~7天。观察2周,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石排出情况、影像学及实验室尿常规等分析确定疗效。

      统计学处理:用方差分析,P<0.01为差异显著。

      结 果

      治疗组100例输尿管结石1次排尽者92例(92%),2次碎石排尽者6例(6%),无效2例。对照组60例1次排尽者20例(33%),2次排尽者26例(43%),无效14例。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无疼痛,个别患者有可以忍受的针刺样疼痛。碎石后肾绞痛缓解或消失,血尿明显减轻,无并发症发生,一般在碎石后10天以内结石相继排出。

      讨 论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ESWL、输尿管镜治疗及开放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多用于结石小于0.5cm患者,包括多饮水、药物溶石、排石、抗炎、中药及对症治疗,超过3个月不能排石者则需改变治疗方法,对于结石小于1.0cm患者,目前仍以原位行ESWL治疗为首选[1,2],ESWL可使约95%以上的上尿路结石不需用开刀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1~3]。对于髂骨缘以上结石采用仰卧位,髂骨缘以下结石采用俯卧位进行ESWL治疗。由于超声无放射性损害,对阳性及阴性结石均可准确定位,可重复检查,能对结石实行全程监控,因而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并可减少冲击波对邻近组织的损伤。本组病例碎石治疗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由于输尿管结石向下移动,刺激输尿管出现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及疼痛等症状,因此在碎石后使用输尿管平滑肌松驰剂等药物,可以有效减轻平滑肌痉挛及水肿,缓解疼痛,有助于排石。扩张输尿管平滑肌的药物包括胆碱能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和α受体拮抗剂等。研究表明,输尿管平滑肌中广泛存在着α-1受体(α-1A,α-1B,α-1D),膀胱中以α-1D和α-1A为主。在对104例患者进行随机双盲试验后,首次提出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片能加速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此后许多相似的研究结果陆续被报道[4-5]。坦索罗辛是一种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能阻断α-1A、α-1D两种受体亚型。坦索罗辛通过阻滞α-1A、α-1D受体,松弛了输尿管平滑肌,而不影响输尿管的自然蠕动,在结石周围的输尿管上、下端形成了一个压力梯度,减轻了结石对输尿管壁及膀胱三角区的刺激,促进了结石的排出。由于坦索罗辛不阻断α-1B受体,因此多无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本实验治疗观察期限为2周,与孙西钊等设定时间相同,本组排石率98%,排石时间为10天,而排石过程中无肾绞痛发生,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消失或明显减少,表明坦索罗辛配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能提高排石率,消除疼痛,缩短排石时间。

      【参考文献】

      1 凌峰.输尿管结石的体外碎石治疗.见:韩见知,庄乾元,主编.实用腔内泌尿外科学.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技术出版社2001:518-526.

      2 郭应禄.输尿管结石的 ESWL治疗.见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学.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51-653.

      3 李恒,鲁功成.体外冲击波碎石.见:鲁功成,曾甫生,主编.现代泌尿外科学.第1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36-336.

      4 吕家驹,蔚立冬,张辉,等.坦索罗辛和硝苯地平在输尿管下端结石中辅助排石中作用的比较.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612-614.

      5 孙西钊,贺雷,王影.萘哌地尔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8:742-744.

    ↑上一篇:气囊注水量对老年男性留置尿管溢尿的影响
    ↓下一篇: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