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经直肠前列腺指诊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水平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7-10  浏览次数:827次

      作者:赵立军,王志勇,马光  作者单位: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直肠前列腺指诊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总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鉴定技术(ECLIA),对36例住院患者进行经直肠前列腺指诊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水平(tPSA)的测定与分析。结果 17例直肠指诊(DRE)检查后tPSA轻度下降,15例轻度升高但未超过正常值高限(<4 ng/ml),4例高升(4.00~12.35 ng/ml),但患者DRE前后血清tPSA水平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60~69岁及70~76岁组升高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的经直肠前列腺指诊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水平未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

      【关键词】 前列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的高低,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临床检测血PSA水平前所进行的DRE操作是否会影响血PSA值的高低,文献报道结论不一。2005年6~12月,对3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DRE前后血清总PSA(tPSA)水平的测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63.5岁。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7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囊肿、精索静脉曲张等共29例。所有患者均无前列腺疾病相关症状,无全身炎性疾病史。按年龄范围分组如下:32~49岁12例,50~59岁5例,60~69岁16例,70~76岁3例。

      1.2 方法

      首先在DRE前以无菌非抗凝管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然后在DRE 60 min后再次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离心,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鉴定技术(ECLIA),测定血清PSA水平。DRE检查要求按摩力量适中,若检查过程中尿道有前列腺液流出或前列腺触痛明显,则1个月内不入选试验观察。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7例DRE检查后血清tPSA水平轻度下降,15例轻度升高但未超过正常值高限(<4 ng/ml);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tPSA水平升高(4.00~12.35 ng/ml)。但所有试验组患者DRE前后(平均数分别为0.963与1.09 ng/ml)血清t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DRE检查前后血清tPSA水平波动以60~69岁及70~76岁组明显,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DRE前后各年龄组血清tPSA水平(略)

      3 讨论

      PSA是从前列腺组织中分离、纯化的分子量为34 000的糖蛋白,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可由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产生,存在于精液、前列腺液、血清及尿液中。前列腺特异抗原有一定的器官特异性,尤其对前列腺癌的患者,它的敏感性和阳性率均高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的测定。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测定血清PSA,过去往往仅限于排除前列腺癌,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进展,血清PSA对BPH的价值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临床实践中,PSA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进展以及指导临床治疗。

      DRE检查和血清tPSA水平检测在临床上对疑似前列腺癌变患者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对后续检查指导性强的筛检作用。然而DRE检查对前列腺早期癌变的发现很不敏感,血清tPSA水平与前列腺病理相关性却很强[1]。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膀胱镜检查、留置导尿管等操作,使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蛋白大量释放入血,严重干扰血清PSA水平对前列腺病理的预测性。DRE检查属无创操作,且检查时按压轻柔,明显小于前列腺按摩力量,但Lechevallier等[2]的研究显示,DRE检查后血清tPSA水平明显高于检查前PSA水平数倍,主要影响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水平,对结合PSA影响较少,大多数3 d内恢复正常。许多作者也提出了在DRE检查后间隔若干时间再行血清PSA水平检测,以避免PSA糖蛋白分子来不及跨越前列腺导管系统和毛细血管等生理屏障而扩散,由此导致实验误差,使得研究结果参差不齐。我们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鉴定技术(ECLIA)在试验组患者DRE 60 min后再次采集患者静脉PSA水平。研究发现仅19例患者DRE检查后血清tPSA水平轻度升高,其中15例血清tPSA<4 ng/ml,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tPSA水平升高(4.00~12.35 ng/ml),但所有试验组患者DRE前后血清tPSA水平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患者DRE前后血清tPSA水平的均数都高于中位数,提示平均数以更可靠的方式反映了人群血清tPSA水平的分布。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高,血清tPSA水平相应增长,本组60~69岁、70~76岁组此趋势显著,但本试验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鉴定技术(ECLIA)的检测方法发现,各组DRE前及ERE后60 min采集患者静脉血的血清tPSA水平并未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SA在血清中游离态(fPSA)和复合态(tPSA)形式存在,复合态的PSA主要包括与α1蛋白酶抑制因子结合的PSAACT,与α2巨球蛋白结合的PSAMG,以及与α1蛋白酶抑制因子结合的PSAAPI,PSAACT占到总PSA的60%~95%,其中只有游离态的PSA和PSAACT具有免疫学活性,能够用于临床检测。作者认为,短期保存(<5 d血清中fPSA的稳定性不如tPSA,尤其分析fPSA/tPSA时要将温度及保存时间考虑在内,以免干扰临床判断[3],故本试验以血清tPSA作为观测指标。

      前列腺炎、急性尿潴留、前列腺穿刺活检、经尿道前列腺治疗和服用保列治药物等因素对血tPSA、fPSA的影响较明确,但这种影响能持续多久,以及其它因素如射精、TRUS和膀胱镜检查等对tPSA、fPSA影响及程度,还需要大量临床调查。研究表明:常规的DRE对PSA总水平影响不显著。PSA作为前列腺的功能性指标,其随机测定值还可能受到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因而,如何更好的利用PSA这一指标,仍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Roehrborn CG,Gregory A,McConnell JD,et al.Comparison of three assays for total serum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and percentage of 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in predicting prostate histology.Urology,1996,48:2332.

      2 Lechevallier E,Eghazarian C,Ortega JC,et al.Effect of 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on serum complexed and 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and percentage of 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Urology,1999,54:857861.

      3 公志华.PSA、cPSA、fPSA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比较.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13571358

    ↑上一篇: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与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下一篇:B超定位行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157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