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查房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1-06-13  浏览次数:502次

       作者:石丽华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广西 南宁 530011

      关键词:病案导学式教学法,神经内科,教学查房

      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改革亦成为目前有关人士关注的焦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实用型”本科医学人才的关键。笔者对1999级中西医结合本科班75名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的教学中,运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教学,在培养学生提高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及才能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进入临床实习的1999级中西医结合本科班,共151名学生,其中男生81人,平均22.14岁;女生70人,平均21.54岁。临床实习按学号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n=75),采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二组为对照组(n=76),用传统的临床实习方式。编号选定后,按临床实习安排表分组。

      1.2 研究方法 两组实习学生的教学以临床实习为主,基础及专业课的学习已在入组前4年在学院课堂授课完成。实习内容以神经内科常见病种为主,教材为全国统编《神经内科学》第5版及《解剖学》第6版、《中医内科学》第6版。实习内容均按大纲要求。在神经内科实习时间为4周,每周教学查房2次,每次90min。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查房,即由带教教师带学生看病人。再由教师分析、诊断,鉴别诊断,提出治疗意见,间或向学生提问。

      1.2.2 试验组 采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具体操作如下:

      1.2.2.1 病案的准备 病案是该教学法的基础和先导,没有它,本教学法将失去依托,其它环节将无以为继。病案编写的具体要求: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典型病案;②病案内容与本次教学内容一致,符合实际水平,病案难易程度适中,并能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③病案内容完整,形式多样,可以是多媒体、书面或是真病人等;④提出问题。按教学目标要求制定问题,可结合基础知识,但不能超越教学目标、范围,问题形式多样,以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提出,且注意问题的生动性,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2.2.2 学生的自习、思考 病案及问题一般在入科实习时,有计划展示给学生,同时提出问题,便于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自学、思考的能力。达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逐渐让学生学会自学,即“会学”,逐渐发展为“乐学”的目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学、思考、解答问题,对疾病产生感性认识。

      1.2.2.3 讨论置疑 讨论是该教学法的主要形式,也是核心所在。通过讨论、置疑,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重点知识明朗化,难点突破有思路,使学生的学习整体推进。先由学生讨论,尽可能做到人人有见解,人人有发言,启发、点拨和置疑,鼓励同学间有不同意见时进行辩论,辩论时必须阐明理由,讨论置疑、辩论时间以40min左右为宜。

      1.2.2.4 教师精讲评价 教师精讲评价是本教学法的重点,精华部分,它将知识系统化,要点纲目化,技能操作实践化,不仅要把根据典型病例提出的问题全部解决,对病例要有一理性认识,而且为深入学习更深层的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真正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能,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评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精讲多练的导向性,多留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动眼、动手操作等,培养学生能力,精讲时间在50min左右。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考试与结果

      2.1 评价方法 ①开始实习前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基础理论知识的摸底考试,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及智能水平,以及两组是否有可比性。两组考题相同,由科教科出题;②神经内科实习结束时分别对学生进行一次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即出科考试),目的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由科教科从神经内科题库随机出题。

      2.2 结果 从表1可看出,实习前的综合理论考试成绩两组相近(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经过4周神经内科的临床实践后,实验组临床技能及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运用病案导学式教学的学生的理论水平及临床技能均有提高,且普遍认为该学习方式的学生学习较为主动,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课堂气氛活跃。

      表1 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a:t=0.75,P>0.05;与对照组比较,b:t=2.56,c:t=2.58,P均<0.05

      3 讨论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是以病案为先导,问题为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教学程序包括展示病案——提出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置疑——评价精讲五个环节,该教学法一改过去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以病案为契机,将学生的主动性、思考性激发出来,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由教师设计,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思考,查找资料,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过程中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培养了系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技能同时得到开发。

      该教学法运用于临床教学,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又可缩短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由于选择的病案具有普遍性,针对性,使学生对临床问题的实践性得到应用,同时不仅强化了知识的吸收,又可缩短了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能尽快适应工作。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还能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加强教师素质教育,不断自我提高;开拓了视野,深化了改革,强化了质量意识,探索实践,教学相长,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在本组中,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是值得提倡的,是医学院校教学领域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效方法。

      在实施病案导学式教学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病案的收集和编写困难较大,往往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若学生基础理论水平差,且对学习毫无兴趣,无动于衷,则该教学法将毫无效果。

      【参考文献】

      [1] 石丽华,陈日兰.浅谈病案导学式教学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57-58.

      [2] 赵艳青,贾立太,蒋晓璇,等.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1999(4):27-28.

      [3] 贺加.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教育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2):1-2.

    ↑上一篇:构建具有神经支配的工程化心肌组织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与神经传导的相关性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