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在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9-20  浏览次数:505次

      作者:陈黔,魏玲,王玲,石敏  作者单位: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陈 黔、魏 玲、王 玲、石 敏)

      【关键词】 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肾小球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

      血尿是肾脏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鉴别意义重大。临床上,往往广泛地采用相差显微镜等进行形态学分析,国外学者还建议使用血液细胞全自动分析仪进行尿红细胞分布曲线的分析等。前述一法重复性和特异性较差,前述二法设备要求较高、分析费用较高,均不宜在普通医院和患者中推广应用。本文以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MCD)对在本院相关科室就诊的65例血尿患者之血尿来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与鉴别,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将65例血尿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肾小球性血尿(G-HMT)组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4.5岁;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狼疮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1例;该组患者均经肾活检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后确诊。非肾小球性血尿(NG-HMT)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2.8岁;原发病分别为泌尿系结石9例、肿瘤8例、尿路感染5例、肺心病4例、术后感染2例、肾移植2例;该组患者均经膀胱镜、X线、B超、CT或手术等方法确诊。

      1.2 试验方法 留取患者晨尿10ml,15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留下0.5ml沉渣用以涂片;涂片干燥后,姬-瑞染色,并选择红细胞分布比较均匀的区域,以目镜测微仪,在油镜下依次测定500个尿红细胞直径,求其平均值,以um为单位进行计算[1]。另外,患者末梢血涂片测定法同上。计算两组数据±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65例血尿患者中,其尿MCD的(±s)值在G-HMT组和NG-HMT组中分别为5.46±0.51、6.68±0.55,经两组均数显著性检验显示: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G-HMT组中,自身血MCD与尿MCD之间进行比较,MCD的(±s)值分别为6。91±0.53、5.46±0.51,经两组均数显著性检验显示: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NG-HMT组中,自身血MCD与尿MCD之间进行比较,MCD的(±s)值分别为6。92±0.54、6.68±0.55,经两组均数显著性检验显示: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近年来,临床上常常依赖尿红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用以鉴别血尿。此法简单、快速、无损伤,但结果受检验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重复性较差。于是,学者们提出了应用血液全自动分析仪检查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以便客观地鉴别血尿的来源等检验方法,但因设备价值较高,致使检查费用较高,无法普及与推广。本次试验采用“尿红细胞测微技术”(即尿MCD法),同样达到了鉴别血尿的目的,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并克服了上述两法的弊端;其具备“设备简单、取材便捷、操作快速”等特点,适合在中、小型实验室广泛推广。

      2.3 分析G-HMT中MCD变小的原因,主要是红细胞畸形数目增加、体积变小所致。MCD的改变是肾组织物理渗透性和化学性损伤的综合结果。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可将(NG-HMT)MCD下限确定为6.1um;当尿MCD<6.1um时,提示为G-HMT;当>6.1um时,提示为NG-HMT。此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和93%[2]。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37-570.

      [2] 张雅萍.尿红细胞平均体积鉴别肾小球与非肾小球性血尿[J].中华肾脏病学杂志,1992,8(2):76.

    ↑上一篇: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