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前列腺术后并发腹股沟疝12例

    发表时间:2011-06-20  浏览次数:518次

      作者:张照平

      【关键词】泌尿科 前列腺术;腹股沟疝;并发症;外科手术

      1996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前列腺开放性手术490例,术后3~14个月内并发腹股沟疝12例。我们分析病因,认为主要是与术中放置膀胱造瘘管和耻骨后引流管有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90例,年龄56~91岁,平均68岁,前列腺开放性手术均放置膀胱造瘘管和耻骨后引流管,从右下腹戳孔,二管并列从同一孔中引出体外。术后3~5d拔耻骨后引流管,术后7~10d拔膀胱造瘘管。术后3~14个月发生腹股沟斜疝7例,直疝5例,发生率2.45%,再晚期发生的腹股沟疝未统计在内。

      2 讨论

      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①主要与腹股沟区解剖缺损有关,即腹股沟管区原是一个无肌肉保护的腹壁薄弱区,且又有精索通过,腹股沟区内侧是一特别薄弱区,仅有一层菲薄无力的腹横筋膜遮盖,其浅层是腹外斜肌腱膜和皮肤,抵抗力弱;②其次是生理学上保护机制失效,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发育不全,特别是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发育不全或偏高,对发病起着重要作用;③老年肌肉退化、萎缩使腹股沟管区薄弱;④此外慢性咳嗽、排尿困难、慢性便秘、过强的劳动等都可增加腹内压,促使疝发生。本组病例前列腺术中均放置膀胱造瘘管和耻骨后引流管,二根管子并列形成Y状,自右下腹戳孔同时引出体外,为了引流管引流畅通,术中往往将腹壁孔用血管钳用力扩张1~2次,这种腹壁戳孔,血管钳用力扩张均可对腹横肌、腹内斜肌或腱膜造成损伤,2根引流管自腹壁引出时,出口的直径比单放1根引流管的出口直径要大,且2根并排成Y状的引流管对腹壁出口形成持续的扩张作用,若引流管出口偏向右下腹的下方时,这种损伤尤为明显,破坏了这种重要的生理学上的保护机制,可增加腹股沟疝的发病率,特别是对于肌肉退化、萎缩、腹股沟管区薄弱、慢性咳嗽、便秘的患者,术后更容易诱发腹股沟疝。我院2005年1月开始对前列腺手术做了改进:①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术中仅放耻骨后引流管,不行膀胱造瘘,引流管腹壁戳孔引出的位置尽量偏上,避免上述保护机制的损伤;②积极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的微创手术。自手术方法改进后至今,我院未再出现前列腺术后并发腹股沟疝的病例。

      山东省沂源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上一篇: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26例
    ↓下一篇: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ESWL术后残留输尿管结石38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