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尿激酶联合丹参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影响

    发表时间:2010-04-20  浏览次数:593次

      作者:梁 华  作者单位: 416800 湖南龙山,龙山县人民医院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激酶及丹参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住入院的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尿激酶联合丹参)与对照组,观察两组在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腹部压痛的消失时间有无差别。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腹部压痛的消失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及尿激酶能够通过改善胰腺的血液循环来促进胰腺炎的愈合。

      【关键词】 尿激酶;丹参;胰腺炎,急性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复杂,试验研究证实[1]: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并可使轻型胰腺炎发展为重型胰腺炎,维持正常的血供,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的病情。根据这一机制,我们应用丹参及尿激酶治疗急性胰腺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0年1月~2005年12月同期收住入院的42例急性胰腺炎(均行CT检查证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重症胰腺炎4例。对照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重症胰腺炎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重症胰腺炎构成比,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情观察见表1。

      表1 两组病情观察  (略)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喹诺酮类药物加甲硝唑静脉联合抗感染,雷尼替丁制酸,根据病情给予新鲜血浆、脂肪乳、氨基酸或腹腔灌洗引流,皮下注射善得定0.1mg/次,每8h 1次。治疗组除给予上述措施外,每日加丹参(20ml静滴,qd)联合尿激酶(10万u静滴,bid)。

      1.3 观察指标 每日观察腹痛、腹部压痛的范围及程度,血尿淀粉酶,治疗组每日测定凝血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对记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转化为重症胰腺炎,5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1例因胆总管结石梗阻,胰腺炎而转为急诊手术,无患者死亡;治疗组无轻型转化为重症胰腺炎,4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1例因暴发性胰腺炎而死亡,无手术病例。治疗组凝血功能在使用尿激酶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腹部压痛的消失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腹部压痛的消失时间的比较 (略)

      3 讨论

      胰腺微循环障碍是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Klar观察到早期胰腺微循环的损伤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动因。Banerjee证实,胰腺血运障碍贯穿于急性胰腺炎发展的全过程,也是水肿性胰腺炎向出血坏死转化的重要因素。活体状态下的直接微循环观察法表明,急性胰腺炎病变发展中的胰腺微循环障碍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始动环节是小叶内动脉括约肌的痉挛和损伤,而后是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随后发生血液循环淤滞,再后是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白细胞黏附于微血管壁、微血栓形成,最后发生微循环衰竭[2,3]。因此,改善微循环已经成为提高治疗胰腺炎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尿激酶可降低白细胞黏附及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减少微血栓形成;降低纤维溶解酶激活物抑制物的活性,增加纤维酶活性,溶解纤维蛋白,达到溶解血栓的作用[4];进一步则可能改善微循环平衡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TXA2和前列环素(PGI2)[5],维持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6]的合成与释放处于动态平衡,以维持胰腺血流的相对恒定。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活血通淤,改善微循环,抑制PT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防止微循环内淤血和促进纤溶等功能,减少了病理部位的缺血状态[7];并且可减少神经内分泌因素引起的胰酶分泌,减轻了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程度,促使炎性渗出减少,组织水肿减轻。同时丹参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利于维持胰腺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8]。加用了丹参、尿激酶的治疗组在腹痛、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下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丹参、尿激酶能够通过改善胰腺的血液循环来促进胰腺炎的愈合。

      【参考文献】

      1 林金庚.消化病新进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25-226.

      2 张.急性胰腺炎大鼠各部血流的改变.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9(12):656-658.

      3 周总光,曾勇,杨品华,等.胰腺微循环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1,18(2):195-200.

      4 Aigner KR.Intre-arterial infusion:overview and novel approa-ches.Sem In Surg Oncol,1998,14(3):248-253.

      5 Van Ooijen B,Ouwendjik RJT,Kort WJ,et al.Raised plasma thromboxane A2 levels in the experimental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in rats.Scand J Gastro,1988,23(2):188-192.

      6 Liu Xiaohong,Kimura T,Ishikwar H,et al.Effects of endothelin-1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morrhagic pancreatitis in rats.Scand J Gastroenterrol,1995,30(3):276-282.

      7 何瑞芝.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云南医药,1986,7(4):242.

      8 余晓兵,陈玉石.丹参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研究.Chin J Nosocomiol,2004,14(2):174-176.

     

    ↑上一篇:液电冲击波治疗尿道狭窄(附32例报告)
    ↓下一篇:腹壁外可拆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法在前列腺手术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