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卡介苗与米托蒽醌交替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7-02  浏览次数:855次

    作者:宋贯杰,常艳华,李新立

    【关键词】  膀胱癌

      膀胱癌具有多发和易发性,行保留膀胱手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我院自2002年3月-2003年8月采用卡介苗(BCG)与盐酸米托蒽醌(MTZ)行膀胱内交替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共4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自2002年3月-2003年8月收治膀胱癌病人40例,采用BCG与MTZ行膀胱内交替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40-72岁。膀胱部分切除1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22例。病理诊断均为移行细胞癌。肿瘤分级:G121例、G214例、G35例。临床分期:T14例、T225例、T311例。术后一周行BCG 50mg+生理盐水50mL经尿管注入膀胱,保留2h后排尿。第二周用MTZ 10mg+生理盐水50mL经尿管注入膀胱,保留2h后排尿。交替进行。12周后改为每月灌注一次,仍行BCG与MTZ交替灌注,坚持1-2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

      2  结    果

      本组随访14-31个月,无全身副反应,局部副反应(尿频、尿痛、血尿)9例。复发5例,占12.5%。

      3  讨    论

      膀胱癌占泌尿外科恶性肿瘤的首位,保留膀胱手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Adolpus报告膀胱癌手术后3-5年复发率达60%-90%,且绝大部分在第1年复发。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可减少膀胱根治性切除,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而膀胱内灌注药物是预防肿瘤复发的有效方法。现常用的药物有两类:一类是免疫调节剂,如卡介苗(BCG)、IL2及干扰素;另一类为细胞毒药物,如噻替哌、阿霉素、丝裂霉素等。因BCG能增加宿主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并激发膀胱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使肿瘤细胞凋亡,从而疗效较好。但局部及全身副反应较多。Lamm复习1278例病人给以BCG引起的并发症有13条16种之多。白淑芳等报告78例膀胱癌术后灌注BCG引起的并发症有11例,占14.1%,其中后尿道肉芽肿3例、附睾结核1例、大出血2例、高热3例。化疗药物的副反应虽少,但癌细胞存在多耐药基因,对化疗药物不敏感。Yaman等报告不同化疗药物膀胱内灌注,随访1年,其肿瘤复发率为噻替哌56%、阿霉素69%、丝裂霉素58%。赵勇等报告9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平均随访30.5个月,肿瘤复发率丝裂霉素为24.1%,BCG为20%。由于上述原因限制了BCG及化疗药物的应用。盐酸米托蒽醌(MTZ)是一种抗癌新药,具有平面型芳香环,能与碱基结合而嵌入DNA双链中,引起DNA碱基分裂,使单链和双链断裂,肿瘤细胞随之凋亡。临床资料证实,MTZ对多种恶性肿瘤有较高疗效。我们应用BCG与MTZ联合交替灌注,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方面有协同作用,一方面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增加了抗肿瘤能力;另一方面可直接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本组40例,无全身副反应,局部副反应仅9例,且症状轻微;经过14-31个月随访,仅5例复发,占12.5%。说明BCG与MTZ交替灌注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山东滨州  256610)

    ↑上一篇: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联合治疗(附176例报告)
    ↓下一篇:静脉型胡桃夹综合征3例诊治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