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睾丸扭转9例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09-07-02  浏览次数:800次

    作者:李玖荣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第二医院, 河北 遵化 064200 【关键词】  睾丸扭转 诊 断 治 疗  睾丸扭转临床常误诊为睾丸炎或附睾炎,处理不当易造成睾丸缺血性坏死,故早期诊治和及时手术治疗相当关键。我院自1993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间共诊治9例睾丸扭转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9例,年龄3~51岁,平均22岁,左侧6例,右侧3例,在睡眠时发生3例,劳动中发生3例,在洗澡、性交、跑步时各发生1例。均表现为突发性阴囊肿痛,向下腹、腹股沟区及腰部放散,多伴有恶心、呕吐,发热2例。查体:9例均有明显睾丸肿胀、触痛、睾丸托起后疼痛加剧,精索增粗,均有精索牵拉痛。提睾反射消失7例,睾丸横位5例,局部红肿7例,局部发热7例,外周血白细胞升高5例。术前均行彩超检查,确诊8例,报告为附睾丸炎1例。

      2  结果       9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逆时针扭转5例,顺时针扭转4例。6例扭转时间短或不完全扭转经手术复位保留了睾丸。2例手术探查为睾丸坏死直接切除,1例探查手术保留睾丸,术后d3因睾丸迟发坏死二次手术切除。       9例均经阴囊纵隔固定对侧睾丸,保留睾丸者扭转时间均短于6h。随访2个月至10年,6例保留睾丸者4例正常,2例睾丸缩小变硬。9例中无一例对侧睾丸发生扭转。7例大于18岁者中6例精液正常,1例年长者拒查精液,未发现不育者。

      3  讨论        睾丸扭转又称为精索扭转,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少年多见。其病因主要有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和诱发因素两个方面。可分为鞘膜外型和鞘膜内型。常发生于先天性睾丸系膜过长、睾丸引带发育不良、附睾与睾丸接合不全、精索过长、阴囊过大、睾丸引带缺如或过长等情况,而剧烈活动,挤压、环境温度的改变可成为其诱因,睾丸扭转易误诊为附睾炎、睾丸炎。有学者认为睾丸扭转多有以下表现:①睾丸抬举试验即prehn征呈阳性。②附睾位置异常。③睾丸呈横位。④阴囊可有局限性内陷。⑤对侧睾丸活动度大。⑥提睾反射消失。⑦缺乏尿路症状 。       彩超作为首选的辅助检查,它可检测血流情况,发现精索呈螺旋型扭转是睾丸扭转的直接征象。睾丸扭转早期有的仅表现为睾丸、附睾、阴囊轻度肿胀、触痛,而彩超检查血流无明显减少,到中、晚期血流明显减少或无血流,所以详细的问诊、查体非常重要,多次复查彩超也非常必要,本病还要与斜疝嵌顿、输尿管结石、儿童特发性阴囊水肿、阴囊外伤等鉴别。       绝大多数此类病人均有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有反复扭转的危险,因此一旦睾丸扭转确诊后应积极手术探查,以挽救睾丸。行手法复位必须准确判断扭转的度数和方向,否则会加重病情和延误治疗,后果严重,笔者认为不可取。对侧睾丸固定与否虽然有争议,但我们认为 即然睾丸扭转与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有关,且此种解剖结构异常多是双侧对称的,故对侧睾丸扭转的发生可能性很大,所以对侧睾丸也应行探查和固定。       扭转后的睾丸功能取决于睾丸扭转的时间和扭转的程度。有资料显示:疼痛发生3h以内复位者,睾丸均正常存活,6h以内复位者90%存活,8h以内复位存活率降为75%:10h以内复位者只有50%存活;24h复位者存活率不到10%,如果扭转已有8~12h睾丸萎缩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对高度怀疑、不能排除睾丸扭转的患者,应当及时手术探查。为避免漏诊,尤其是青少年即使怀疑急性附睾炎也可手术探查。缺血性坏死的睾丸可导致对侧睾丸发生免疫性损害,使其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的程度和扭转的时间及坏死程度直接相关,可导致不育。而对无生育要求者,可尽量保留睾丸。

    【参考文献】    [1] 宋宁宏.新生儿睾丸扭转[J]. 国外医学泌尿外科分册,2002,22:327.

      [2] 李铁强, 朱朝阳,姜红胥,等. 睾丸扭转[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632.

    ↑上一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08例体会
    ↓下一篇: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