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36例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954次

    陶善宏 高启发江苏省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蓬朗医院 江苏昆山 215300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网塞 网片 治疗    本院自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应用充填式网塞和平片状网片对成年腹股沟疝病人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江西九江石化总厂医院和本院住院患者,本组36例,男33例,女3例,年龄28~71岁,平均59岁。其中斜疝30例,直疝6例,均为原发性单侧腹股沟疝。    1.2  修补材料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产品,一个锥形网塞和一个平片状网片;该产品由聚丙烯材料编制而成,不可吸收,具有良好抗感染力和组织相容性,能迅速与人体组织粘合固定[1]。    1.3  手术方法  采用腹股沟疝前入路法,取腹股沟斜切口,游离出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斜疝男性患者需切开提睾肌及精索内筋膜,分离出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游离疝囊至内环口暴露腹膜外脂肪。小的疝囊内翻回纳,过大疝囊远端旷置。用钱礼教授倡用二道交叉贯穿结扎疝囊颈[2],将网塞塞入内环口腹膜前间隙,如网塞过大可剪除部分花瓣,网塞外瓣与周围腹横筋膜间断缝合固定,使用人工合成不吸收缝线或丝线。直疝者于腹股沟管后壁环形切开腹横筋膜,显露腹膜外脂肪,回纳疝囊,如疝囊过大可切除多余疝囊,网塞外瓣与周围腹横筋膜间断缝合固定。预裁网片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后间断固定于耻骨结节筋膜、陷窝韧带、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肌腱上,网片尾端圆孔通过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重建内环并固定于腹内斜肌浅面。最后精索复位,严密止血,逐层缝合切口。    1.4  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45~100min,平均60min。大多数病人术后6h进食及下床活动,其余少数病人因腰麻后伴头晕及恶心、呕吐,延迟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使用3~5d,大多数未用止痛药物,切口1周后拆线。术后6例尿潴留,给予导尿;2例阴囊血肿经穿刺抽血后治愈;3例阴囊水肿经理疗消退,切口无感染发生。本组病人随访1~8 个月,平均3个月;3例出现局部硬块异物感,2例切口疼痛,3个月后症状减轻,无复发病例。

        2  讨论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是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或耻骨梳韧带用粗丝线强行缝合在一起,因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是两种不同组织间的缝合,不易产生真正的愈合。它不符合疝的生理解剖情况,修补后张力大,术后疼痛及恢复时间长,并发症也比较多。

        1989年美国医师Lichtenstein在《美国外科杂志》上发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一文,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网塞和平片技术于1993年被介绍,国内外现已有大量临床报道[3]。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的原理,是由于锥形网塞的填塞使内环口基本消失,当腹内压增高时,充填物可使腹腔压力向周围分散,降低了腹股沟疝复发率。网片覆盖了腹股沟管内环及腹股沟三角,使后壁牢固度大大加强。网片能刺激成纤维母细胞反应使其进入而增加补片强度,同时网片孔隙大于10μm,不适应细菌隐藏,具有较好抗感染能力。

        通过对36例腹股沟疝病人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笔者体会如下:①网塞平面应与腹横筋膜相平,也可缝内层花瓣,如筋膜薄弱时可固定于腹股沟韧带和肌腱弓缘。②网片内侧缘应超过耻骨结节1~2cm,不要缝入耻骨骨膜。③切口止血要彻底。本组2例阴囊血肿由于止血不彻底造成。④避免损伤术区神经,安置网片应与神经保持一定距离。本组2例切口疼痛,推测与神经损伤或神经被粘入网片间隙中使神经卡压等有关。⑤内外环口留有食指尖大小,以避免压迫精索引起阴囊水肿。

      总之,笔者认为此种手术方法损伤轻,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手术操作比较简单,虽然费用偏高,仍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9)∶564

    [2]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

    [3]马颂章,韩加刚.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1)∶813

     

    ↑上一篇:活体亲属供肾移植7例报告
    ↓下一篇:先天性左肾发育不良伴左输尿管口异位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