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外科学》

    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12-25  浏览次数:1312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李文静  成都,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61006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68岁,平均45岁。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在6h内,且经CT、MRI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排除脑出血,也无明显低密度改变,且肌力在Ⅲ级以下。患者无明显意识障碍,无出血倾向及溶栓禁忌症,也无严重的其它系统疾病。

    1.2 方法 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 rt-PA(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厂)剂量为0. 7mg/kg,先静脉推注10% (1min),其余剂量连续静脉滴注, 60min滴完, 24 h后无禁忌证给予抗血小板和神经保护剂治疗,于24h、7d及14d进行核磁共振复查及神经功能评分。在溶栓治疗的不同时期,针对患者的需要制定出溶栓治疗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连续的全程健康教育,及时给予其正确护理指导。

    1.3 结果 36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治疗前NIH-NINNDS评分为13.22±4.87,24h治疗后NIH-NINNDS评分7.46±5.35,7天后NIH-NINNDS评分5.85±6.01,21天后NIH-NINNDS评分4.52±6.1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治疗中、后无致命性再灌注脑损伤或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 健康教育

    2.1 溶栓前的健康教育

    2.1.1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说明紧张、激动情绪可导致血压升高,甚至诱导脑出血。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护士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应始终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2 治疗相关知识指导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溶栓药物的名称,溶栓方法,讲解溶栓的目的。溶栓过程中可能引起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做好家属工作,说明溶栓的必要性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其理解。

    2.2 溶栓中的健康教育

    2.2.1 对行溶栓的患者,血压监测十分重要,血压过高会增加症状性脑出血的风险[1],血压过低易导致脑灌注不足引起脑缺血,血压一般控制在140~160mmHg~75~90mmHg较为适宜。护士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的同时,应向家属说明血压对于病情的重要性,减少可能使血压增高的因素。

    2.2.2 溶栓过程中及溶栓后均可出现并发症,出血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告知患者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有无牙龈出血、黑便、荨麻疹等现象。嘱咐家属护理时注意不要损伤患者的皮肤黏膜,静滴拔针后延长按压针眼的时间。

    2.2.3 告知患者若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或有原有症状加重时,则提示有脑出血或再灌注损伤可能,应立即告知医务人员,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2.3 溶栓后的健康教育

    2.3.1 溶栓后2h左右,以及之后视需要每6h采集和送检有关凝血及纤溶系统血液标本[2],应向患者及家属交代采取血标本的重要性,以取得患方的配合。

    2.3.2 饮食指导 食物不可过硬、过热、刺激性强,以防消化道出血。多食蔬菜及含纤维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2.3.3 压疮的预防指导 脑卒中患者多有肢体不利的症状,由于其感觉及运动障碍,根据Brade压疮评估表评估,有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因此,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压疮的危害及预防,以配合护士采取压疮的预防措施:保持床单清洁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建立翻身卡,必要时采取减压措施:如使用气垫床、使用透明敷料等。

    2.3.4 康复指导 溶栓后24h内严格卧床休息,1周内适当活动,1周后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外旋,预防肌肉挛缩,鼓励能下床的患者到户外散步,做保健操时动作不宜过大,待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3]。对语言障碍者,经常与其进行简单对话,促使其多说多练,循序渐进,促进语言功能恢复。

    2.3.5 健康生活方式的确立,说明吸烟,饮酒是引起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强调疾病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鼓励患者摒弃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酒,学会放松心情,养成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溶解血栓、恢复血供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措施[4]。静脉溶栓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治疗及时、非侵袭性及无需特殊设备等优点,最好在发病后早期进行,如果能在发病后3h内用药更为理想[4]。所以溶栓治疗时间短,工作紧迫,护理配合需做到快、准。在护理配合的同时,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溶栓治疗的认知程度、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护理人员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积极主动、全面认真地进行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同时健康教育的互动过程增进了护患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要、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了服务满意度,使护理工作得到了肯定,促进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最大程度地使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焦力群,马 妍,李 萌,等.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指南(节译Ⅲ)[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4(9):425-432.

    [2] 杨玉峰,张殿印.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尿激酶溶栓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 :35-37.

    [3] 李玉梅.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 (4) :121-122.

    [4] 高军芳.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现状与动态[J].临床合理用药,2009.5(2):93-94.

    ↑上一篇:健康教育处方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下一篇:急诊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护理应对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