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1例心脏破裂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06  浏览次数:1296次

    【摘要】报告1例因外伤致心脏破裂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严密对生命体征的监测,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处理,全程精心护理及心理疏导,重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随访8个月,无后遗症,效果良好。早期迅速诊断并及时施行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周密的围手术护理是成功救治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心脏破裂,抢救,护理

    心脏破裂是胸外伤急危重症,文献报道就诊前,死亡率高达81%,常常是致命伤。这类伤员若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80%以上的伤员有救治的机会[1]。因此,早期迅速诊断并及时施行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成功救治的重要环节。我科于2009年8月抢救1例因外伤致右心室破裂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住院20天,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6岁,因胸部刀刺伤半小时入院。患者神志清,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呼吸浅促,脉搏速弱,124次/分,血压80/50mmHg,四肢湿冷。左胸壁有一伤口,深达胸腔。CT示大量胸腔积液。迅速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即行开胸探查术。在全麻下行左前胸第四肋入胸,左胸腔内有大量血液伴血凝块,约 2600ml,心包积血约100ml。心跳弱而快,切开心包见右心室前壁有0.8cm小裂口,大量射血。用手指法压住心脏破裂口止血,随后用3-0滑线缝合2针。术后安置胸腔引流管。术中快速输血补液,手术顺利,病人安全回病房。

    2 术前急救护理

    病人入院后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及时给予高流量吸氧,提高组织血氧含量,改善机体缺氧。立即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志、面色、受伤部位及出血情况。将开放性气胸立即变为闭合性气胸,用无菌纱布在伤员用力呼气末封盖伤口,并加压包扎[3]。紧急配血,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分秒必争,及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开通手术绿色通道,护送患者入手术室,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防意外发生。

    3 术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

    外伤患者受暴力等突然袭击,在短时间内丧失心理应付机制,极度恐惧、焦虑,存有惧死、惧残心理,护士必须具有同情心和责任心,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说明各项诊疗、护理操作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解释各种症状和不适的原因、持续的时间及预后,关心体贴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帮助病人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2 病情观察

    心脏外伤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心肌水肿,易出现心律失常,持续心电监护至关重要。每15-30分钟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1次并记录,平稳后改为1小时1次。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及时处理。必须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同时严密观察病人面色、口唇、皮肤色泽及温度,准确记录尿量,以判断循环功能状态。根据病情严格控制液体出入量和速度,既要维持足够的血容量,也要防止液体入量过多,造成肺水肿。

    3.3 加强呼吸道护理

    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和呼吸。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3-5L/min。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提高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气道阻力,维持通气功能。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促进肺膨胀。咳嗽时用双手按压胸部伤口,减轻疼痛。经常协助患者坐起、翻身、拍背、改变体位,促进痰液排出。配合用庆大霉素4万单位、地塞米松5mg、沐舒坦30mg,做超声雾化吸入,每日3次,有助于稀释痰液。必要时给予吸痰。做好呼吸道的护理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关键。

    3.4 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应保持低位并妥善固定,防止脱出。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扭曲、打折、受压。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如有出血,引流管堵塞等,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无菌引流瓶。换水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敷料如渗透,应及时更换。一般术后 48-72小时,出血量24小时<50ml,咳嗽时水柱无气体及液体逸出,胸片提示肺膨胀良好,无积气积液,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继续观察呼吸、切口渗液情况。

    3.5 加强基础护理

    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食物,加强营养,促进组织修复,有易切口愈合。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协助病人翻身,按摩受压处皮肤,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插尿管期间,保持尿管通畅,每日用0.1%洗必泰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嘱多饮水,预防逆行感染。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4 小结

    心脏刀刺伤是一种严重创伤,抢救的关键是早期迅速诊断并及时施行开胸手术。护士严密观察和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术前应动作敏捷,操作准确,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争分夺秒,及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争取时间。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完善细致做好各项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建生,王骏,谢贞波,等.心脏刀刺伤12例抢救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06,8(3),264-1.

    [2] 骆艳,孔江华,林宝华,等.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695-696.

    [3]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36-340.

    ↑上一篇:浅谈胸外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下一篇:外伤性血气胸106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