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6-15  浏览次数:751次

    李新选,李卫国,杨 斌,贾再利(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普胸外科,陕西渭南 714000)

    [摘 要] 目的:对20例普通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探讨和总结早期诊断、治疗的体会。方法:对被诊断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20例患者进行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病例中,抢救成功19例,7例合并肺外脏器功能衰竭,早期辅助呼吸治疗16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5%。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RR、HR、MAP和B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指数可作为早期观测和治疗转归的指标,早期诊断、治疗和辅助呼吸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 胸外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胸外科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和死亡率高,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胸外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通常心肺功能正常,因手术造成肺组织损伤或肺内感染,继发急性、渗出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常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等[1]。为探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问题,笔者对2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渭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20例被诊断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8~74岁,平均61岁。其中肺部手术5例,食管和贲门手术7例,胸壁和纵隔手术8例。吸烟指数每年大于1 500支且持续十年以上者10例,术前合并有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者5例,曾发生过支气管哮喘者2例,合并高血压1例,冠心病2例。术后24 h内ARDS发生者11例,24~72 h内发生者6例,72 h以后发生者3例。

    1.2 方法:诊断标准:根据欧美ARDS联合会议提出的标准进行诊断,早期可通过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测和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并行。PaCO2低于60 mm Hg(1 mm Hg=0.1333 kPa),呼吸加快(>28次/min)、PaO2&times;100/氧流量&times;4+21低于200,肺毛细血管血压小于18 mm Hg,胸片显示双肺片状阴影为确诊标准[2]。治疗方法:在对患者进行原发病治疗的同时,迅速给予呼吸支持疗法,增加吸入氧气浓度,同时辅以速尿、大剂量沐舒坦、地塞米松、多巴胺和抗生素治疗休克,提高血管活性,为减少痰量可给予祛痰药物。

    1.3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检验采取t检验,检验数值以均值&plusmn;标准差(x &plusmn;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20例患者,治愈19例,7例合并肺外脏器功能衰竭,早期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16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5%。患者治疗前后生理参数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胸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ARDS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无明显肺部特征,无胸部X线阳性表现,无明显发绀和缺氧症状,临床诊断困难,但早期诊断和及时抢救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患者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呼吸和心率过快、呼吸窘迫、严重的不易缓解的低氧血症,且合并呼吸性碱中毒的症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测确诊[3]。本组研究中的20例患者,早期ARDS者13例,表现为紫绀、呼吸困难、PaO2降至50~60 mm Hg,胸片提示少量片状阴影;晚期ARDS患者7例,表现为进行性肺功能及肺外脏器衰竭,病情恶化,出现呼吸性酸中毒症状,X线平片可见肺部广泛阴影。胸外科手术后ARDS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内皮受损,血浆和血液渗漏至间质和肺泡腔内,导致肺水肿和肺不张,这些病理改变使肺顺应性降低,功能残气量下降,临床表现为通气障碍,死腔通气量增加、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ARDS患者的早期治疗应以改善通气、合理氧疗、控制感染、减轻炎性反应为主;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进行机械正压呼吸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减轻炎性反应、保护溶解酶体膜、降低组织破裂,控制肺损伤;给予速尿降低毛细血管静脉压,缓解肺间质水肿,从而改善肺功能;静点多巴胺等药物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对休克患者应及时输液,输血,维持最低有效循环血量[4]。本组通过上述治疗方法,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参数PaO2、RR、HR、MAP和 BH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除1例患者因术后合并疼痛性休克掩盖早期ARDS症状,造成诊断困难,未及时采取辅助呼吸治疗,患者发生严重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死于多脏器衰竭,其余患者都得到了及时诊断和治疗,治愈率为95%。因此,应加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观察,监测患者呼吸、血氧等生理参数和各脏器功能状况,以提高ARDS的早期诊断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4 参考文献

    [1] 都 军,再吐娜.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1(1):10.

    [2] 付 涛,付 敏,付 华.胸腹部多发伤并发ARDS的救治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1(1):13.

    [3] 徐海燕,高 勇,肖庆龙,等.肿瘤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1(1):26.

    [4] 陈宏俊,夏 洪,季灿平.普通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J].现代医学,2002,1(6):28.

    ↑上一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后急性肺损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
    ↓下一篇:普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