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11例行单侧肺减容术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19  浏览次数:592次

      作者:景仕银, 陆松华, 杨长刚, 吴 斌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胸外科, 海安 226600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合并气胸的疗效。方法:重度肺气肿合并气胸11例患者行单侧肺减容术,手术采用国产直线缝合器(部分加用自体肺大疱组织作垫片)将靶区肺组织切除,切除肺组织占患侧肺组织体积20%~35%,部分病例缝合与肺大疱相连的支气管。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病例,无气胸复发,呼吸困难指数从Ⅲ、Ⅳ级转至Ⅰ、Ⅱ级,肺功能第1秒肺活量从0.84±0.32 L增加到1.06±0.34 L,残气量从4.12±0.45 L降低到2.58±0.56 L,肺总量从7.71±0.91 L降低到5.78±0.98 L,PaO2 61.5±7.2 mmHg上升到70.3±6.5 mmHg、PaCO2从46.6±4.3 mmHg下降到41.8±4.1 mmHg(P均<0.05)。术后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单侧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疗效确切,安全经济。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单侧肺减容术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常常因年老体弱、病情危急而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注射促进胸腔黏连的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法,但多数效果不佳,且住院时间长,复发率高,花费多。近年来行单侧肺减容术(unilateral 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ULVRS)治疗COPD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1月~2008年1月,我院采用ULVRS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11例患者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1例中男10例,女1例,年龄58~78岁,平均65.6岁。全部患者均有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按呼吸困难指数分级,Ⅳ级3例,Ⅲ级7例,Ⅱ级1例。体检: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或鼓音,患侧呼吸音低。诊断肺气肿3~16年,自发性气胸1~4次。本次均因气胸复发或胸腔闭式引流时间长,来我科就诊。术前准备包括停止吸烟,深呼吸和憋气训练,呼吸道雾化吸入,行走练习,痰培养,抗生素应用及心功能改善、营养支持。

      1.2 辅助检查 术前常规进行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查(手术前后比较)。X线检查胸片示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心脏悬垂狭长,肺纹理稀疏,含无肺纹理的充气区。CT图像呈非均质改变。

      1.3 手术方法 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经第4肋间腋下小切口5例,经第6肋间胸外侧切口6例。开胸后先探查,根据手术前胸片、CT检查及手术中肉眼观察确定切除范围。用国产直线缝合器(部分加用自体肺大疱组织作垫片)将靶区肺组织切除,切除肺组织占患侧肺组织体积20%~35%,部分病例缝合与肺大疱相连的支气管,以OB生物蛋白胶喷涂漏气肺表面,水试无明显漏气,干纱布块摩擦壁层胸膜,放置胸腔引流管。手术均在2.5 h内完成,全部患者手术结束后在手术室拔除气管插管回病房,手术后吸氧,3~10天拔除胸管。

      1.4 统计学方法 手术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变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全组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12~30天出院。随访6~54个月,无气胸复发,死亡2例中术后3年死于脑出血1例,术后2年死于交通事故1例。术后6个月行肺功能检查:第1秒肺活量(FEV1)、肺总量(TLC)和残气量(RV)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见表1。患者呼吸困难分级明显改善,术前Ⅳ级3例中,术后2例转为Ⅱ级,1例转为Ⅰ级;术前Ⅲ级7例中,术后3例转为Ⅱ级,4例转为Ⅰ级。运动能力测定,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

      3 讨 论

      肺气肿是以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扩张为特征的肺部病变,病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可伴有肺泡壁的破坏。它是一种常见且难以治愈的疾病,在此基础上合并自发性气胸,由于患者肺功能储备差,少量气胸即可造成呼吸衰竭。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且住院时间长,复发率高,花费多。长期卧床及反复住院,又容易诱发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形成恶性循环。20世纪50年代后期Brantigen提出了肺气肿的新理论:认为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负压使肺扩张,扩张的肺产生弹性回缩力,放射状作用于无软骨环的小气道牵引其扩张。肺气肿时有限的胸腔中容纳了体积明显膨胀的肺组织,胸膜腔的负压消失,使弹性回缩力消失。小气道呼气时易于塌陷引起呼吸困难,只有经手术切除部分无功能肺组织,恢复胸膜腔的负压,才可以重建肺弹性回缩力,改善呼吸困难。由于没有解决好肺漏气问题,手术死亡率很高,故未被广泛接受。1995年Cooper医师通过改进手术方法,应用切开缝合器以及特制牛心包垫片加固肺切缘,大大减少了肺漏气,手术获得成功[1]。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的机理:(1)肺容积减少后肺弹性收缩力增加,小气道口径增加,降低了气道阻力;(2)胸廓容积减少,低平的膈肌上升,改善了肺的顺应性和呼吸泵机制;(3)肺通气血流重新分布,改善了肺弥散功能;(4)胸膜腔负压增加,降低肺血管阻力及右心负荷[2]。以往多采用双侧肺减容术,但双侧肺减容术病死率高,远期疗效不一定好于单侧。单侧肺减容术创伤较轻,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3]。我们认为当肺气肿患者合并气胸,而CT显示患侧肺气肿为非均质性,特别是有明显肺大泡时,更应积极手术。此类患者手术效果比较好,即治愈了气胸,又改善了肺功能[4]。本组采用ULVRS治疗11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无呼吸衰竭发生及手术死亡,肺功能指标和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其疗效值得肯定。

      肺减容术的手术方法有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手术费用高。肺气肿患者大多反复住院,因反复发生炎症,多次胸腔闭式引流,肺与胸壁可有不同程度黏连,且病程长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差,胸腔镜手术费用难以承受[5]。我们采用腋下小切口或胸外侧切口,有手术快捷,操着方便,费用少等优点,使COPD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改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凯时. 胸心外科手术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24-1031.

      [2] 陈文虎. 胸外科特色治疗技术[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4-214.

      [3] 周 嘉,陈长志,陈彤宇,等. 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的外科治疗[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4, 11(4):304-305.

      [4] 王如文,蒋耀光. 我国肺减容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9):1297-1298.

      [5] 熊汉鹏,陈光媛,凌东进. 以结扎式单肺减容替代传统的肺减容术治疗COPD疗效评价[J]. 实用临床医学,2006, 7(1):15-17.

    ↑上一篇:曲美他嗪预处理对瓣膜置换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下一篇:保留贲门在中上段食管癌70例手术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