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11例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22次

    作者:赖轶权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厦门第一医院胸心外科, 厦门 361003

    【关键词】  右室双出口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心脏外科手术

     Double Cavity of right ventricle(a report of 11 cases)

      Lai Yiquan,You Wenjun,Kong Weisheng, et al

      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11例双腔右心室(DCRV)又称右室异常肌束,是一种少见的右室流出道梗阻性疾病,通常合并室间隔缺损(VSD)。笔者科室于1999年3月―2007年6月收治DCRV患者11例,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中位数10岁(5~20岁),体质量中位数31 kg(14~54 kg)。术前均经胸部X线、心电图及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彩超)检查确诊,肌束型9例,肌隔膜型2例;合并VSD 10例,直径4.5~10.0 mm,合并左室假腱索1例。

      1.2  方法    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胸骨正中切口,心外探查发现右室流出道的前壁表面一横行的收缩期凹陷,并可触及收缩期震颤;术中测右室流出道压差60~105 mmHg(8.0~14 kPa);心内探查先切开右室流出道,从右室流出道切口未发现VSD和三尖瓣口及其腱索、乳头肌,见室上嵴下部肌性肥厚狭窄,9例为肌束型,2例为肌隔膜型。切开右房,手指探查从三尖瓣至右室流出道,通过有障碍。从右室流出道切口切除异常肥厚的肌束和狭窄的纤维环,避免损伤三尖瓣前乳头肌和调节束,完全暴露VSD并确认后行修补术,8例VSD直径≥6 mm者用涤纶补片修补,2例VSD直径较小者用带垫片双头针间断褥式缝合,1例单纯DCRV合并左室假腱索未作处理。10例右室流出道切口直接缝合,1例肌束型术中探查发现右室流出道偏窄给予自体心包补片加宽成形。术后测右室流出道压差均<15 mmHg(2.0 kPa),体外循环时间平均62.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35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平均4.2 h。

      1.3  结 果

      本组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1例术后早期在胸骨左缘Ⅱ~Ⅳ肋间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彩超提示存在直径2.0 mm左向右残余分流,无残余压差,1年后自然闭合,杂音完全消失。术后随访1月~8年,复查彩超,2例存在三尖瓣轻度返流,无右室流出道梗阻,本组病例术后心功能均良好,能参加正常活动。

      2  讨  论

      2.1  病理特征

      DCRV是一种少见的右室流出道梗阻性疾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1.5%,男女比例为1.4∶1。其特点为异常肥厚的肌束横跨右室腔,将右室分为两个相通的靠三尖瓣的高压腔和靠肺动脉的低压腔,其结果最终造成三尖瓣与肺动脉瓣之间的血流受阻,这是本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解剖学基础[1]。根据异常肌束的形态,DCRV可分为肌隔膜型和肌束型;若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畸形可分为为单纯型和复合型DCRV[2]。DCRV单独存在非常少见,约90%合并膜周部VSD[3]。

      2.2  诊治

      DCRV由于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术前易误诊为单纯VSD、法洛四联症(TOF)或肺动脉狭窄(PS)等,有报道心脏彩超在DCRV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但术中常规探查及仔细辨认右室内解剖结构更有助于确诊[3]。一般认为右室流出道的压差>50 mmHg (6.67 kPa)或出现自觉症状,则应尽早手术治疗[1],切除右室腔内的异常肥厚的肌束和肌隔膜,疏通右室流出道,纠治合并的畸形。经右房三尖瓣径路切除右室异常肌束,疏通右室流出道,能更好地保护右室功能,取得满意效果[4],但亦有认为单纯经右房切口,可能不彻底解除梗阻和遗漏异常肌束、小型VSD [5]。

      2.3  治疗经验

      (1)在切开右室流出道的同时切开右房,对诊断和确定DCRV、了解VSD的位置大小、右室流出道疏通情况和手术修补VSD都大有裨益,防止误诊、漏诊和误伤其他解剖结构;(2)切除右室腔内异常肌束时,可用直角钳引导挑起异常肌束并切除,这样既解除右室流出道梗阻,又可避免损伤三尖瓣前乳头肌和调节束。笔者的体会是经右室流出道切口切除异常肌束后能看清三尖瓣,即可认为达到彻底解除梗阻的目的;(3)VSD的修补应在彻底切除右室腔内的异常肌束后,仔细辨认心室内结构,确保无其他合并畸形后再行手术修补,避免将DCRV的交通孔当作VSD,小型VSD一般均可用带垫片双头针间断褥式缝合,操作简便,效果良好;(4)右室流出道切口一般也可直接缝合,当术中可疑残余梗阻者辅以自体心包补片或人工血管片加宽成形。本组术后随访未见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残余压差,与国外报道的近远期效果一致[5]。

    【参考文献】    [1] 徐志伟. 小儿心脏手术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379383.

      [2] 朱晓东. 心脏外科基础图解[M]. 2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362372.

      [3] Hoffman P, Wojcik A W, Rozanski J, et al. The role of echocardiography in diagnosing double chambered right ventricle in adults[J]. Heart, 2004,90(7):789793.

      [4] 张海波,苏肇伉,龚 立,等. 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4,24(3):169170.

      [5] Hachiro Y,Takagi N,Koyanagi T, et al. Repair of doublechambered right ventricle: surgical results and longtem followup[J]. Ann Thorac Surg, 2001,72(5):15201522.

    ↑上一篇:高渗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凝血酶胸腔灌注治疗食管癌术后乳糜胸10例
    ↓下一篇:肋间肌瓣在自发性食管破裂修补术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