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高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监测和护理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07次

    作者:梁桂霞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广东 茂名 525000

       【摘要】  目的: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监测和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9例60岁以上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监测和护理要点。结果:出现心律失常16例,低心排3例,神经系统迸发症4例,肺感染3例,平均住院天数19d±0.5d,均治愈出院。术后以门诊方式得到访视,访视结果满意。结论:加强患者术后病情的监测,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对巩固手术效果和促进病人康复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  高龄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护 理

      The Monitoring and Nursing for the aged Patient with Cardiar Valves Replacement

      LIANG Gui-xia,  YAO Mei-xia,  YUAN Yun-d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aoming, Guangdong Maomi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monitoring and nursing for the old-age patient with cardiac valves replacement. Method: A retrospective summarization was made on the monitoring and nursing for 29 cases patients with cardiac valves replacement and whose ages were 60 years old or above. Result: There were 16 cases with arrhythmia, 3 cases with low cardiac output (LCO), 4 cases with complication in nervous system and 3 cases with lung infection.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were 19 days±0.5days and all of them were cured and left the hospital. After operation, the outpatient service was conducted an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for strengthening the operational effect and facilitating the patient recovery to accelerate the monitoring for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after operation.

        Key words:Advanced-age heart disease;  Valves replacement;  Nursing      2001年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施行了29例60岁以上心脏瓣膜置换术,手术效果良好,术后访视结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9例病例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在60~75岁,平均年龄62.7岁。风湿性心脏病18例,退行性病变11例。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11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病变13例,主动脉病变5例。合并高血压1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例,糖尿病4例,肾功能不全3例,前列腺疾病4例。行二尖瓣置换14例,双瓣置换11例,二尖瓣置换加冠脉搭桥4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肺感染3例,心律失常16例,低心排3例。

      2  术后监测和护理

      2.1  循环系统的监护:术后,我们应该严密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准确记录每小时出入量。出现低血容量时,及时补充血容量,或大量输液造成心脏负担加重,或出现低心排等,马上给予正性肌力药,如多巴胺、多巴酚、米力农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量。高血压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控制血压。cvp维持在8~12cmHg,尿量维持在1ml/kg/h以上。定时监测生化,维持酸碱平衡。经过密切观察病情,综合使用上述药物,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缓解。

      2.2  心律失常的监护:心律失常是心脏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心功能和手术效果,必须密切观察,及时正确处理,术后密切观察心电图ST段、T波等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同时严密监测电解质情况和酸碱平衡。本组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频发室性早博8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3例。经给予利多卡因,胺碘酮,654-2,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处理,同时注意补充钾、镁离子、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能量等。经及时发现,积极处理后,症状缓解。进行血管活性药物注射使用微泵,因微泵能保持输注的速度恒定,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同时注意患者的活动反应及活动量,尿量及体重变化,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为用药治疗提供依据。

     3  呼吸系统的监测与护理

      3.1  手术后,由于术中肌松药物和麻醉药物的作用,患者未清醒,呼吸肌无力,以呼吸机辅助呼吸。带呼吸机期间,根据血气分析来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在保证氧供的情况下,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尽量使用低潮气量高呼吸频率,PEE根据患者血气分析,患者出现肺水肿、肺渗出,胸腔渗血等情况再加用。带呼吸机期间充分给予镇静,加强呼吸道护理。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回病房,待循环稳定后给予吸痰一次,以后每2~3h吸痰1次。吸痰时,严密监测血压、心律、心率的变化。吸痰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下降,心律失常等,立即停止吸痰,恢复机械通气.吸痰前后给予氧吸入10 min及听诊双肺呼吸音,以评估吸痰效果。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给予无菌生理盐水1~3ml从气管插管内注入,以稀释痰液,间中给予小雾量雾化器连接呼吸机管道对患者进行氧气雾化吸入,并给予拱手叩击两侧胸部及背部,以利于排痰。

      3.2  患者神志清,配合治疗,自主呼吸有力,咳嗽反射好,循环稳定,血气分析正常,X光线胸片示肺,胸膜正常或明显好转,可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给予抬高床头,以利于呼吸,常规给予持续面罩氧气雾化吸入。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以减轻切口疼痛。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给予有效雾化药物超声吸入3~4次/d,并给予双侧胸部,背部拱手叩击,必要时用食指、中指按压胸骨上凹以诱发咳嗽,促进排痰。拔管后30min,2h测血气,注意观察PO2和PCO2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本组病例有3例慢支肺气肿,经延长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强心利尿,及时吸痰,加强翻身拍背等。经综合处理,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

      4  体温及神经系统的监测

      4.1  患者清醒之前注意瞳孔变化,清醒后观察神经系统症状,是否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等,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4.2  术后早期积极给予复温,注意保暖,体温升高大于38℃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温水擦浴等。

      5  胸腔闭式引流的监护

        手术患者常规留置心包,纵隔引流管。妥善固定好各管,术后每小时以离心方向挤压胸管,保持引流通畅。同时注意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如引流量连续3h>5ml/kg/h且量不减少,颜色鲜红,需及时通知医生做好剖胸止血准备工作。24h引流量少于100ml,颜色变淡,可考虑拔除胸管。

      6  做好基础护理,预防褥疮

        由于老年患者心脏换瓣后,相对住院时间长,留置管道多,卧床时间长。大部份病人体质消瘦,致骶尾部坐骨结节,枕部等受压部位易发生褥疮,所以护理上给予气垫床,或局部垫软枕,加强翻身,局部用50%酒精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床铺整洁。

      7  心理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前经历过病痛折磨,术后早期由于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重,术前一些症状不能立即消失,这些都会引起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怀疑[1]。又由于在监护期间,陌生的环境和设备,极易引起老年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而且由于体外循环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出现神情淡漠或认知障碍等精神症状,护士应主动采取措施,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解除患者心理负担,症状重的配合药物治疗。术前加强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手术的必要性,我们的技术力量、监护室的设备,术后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整个过程有了解,使其在身心状态较佳的情况下接受治疗,增强治疗信心。

      8  术后健康宣教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脏功能逐渐改善,良好的自我保健是延长术后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2],所以应给予系统的规范健康宣教。饮食方面,告知患者应进食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服药方面,告知患者药物作用及副作用,使其掌握服药注意事项。并同时使患者及家属对并发症的表现和处理有所了解,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并发放印有服药记录表和检验“PT”记录表,人手一册《换瓣术后出院指导》。登记好患者联系电话,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及指导患者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

     总之,积极正确的监测和护理,是提高老年瓣膜置换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孙田杰,沙儒.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心理压力的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645.

      [2]侯明君.巨大左室心脏瓣膜手术病人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663.

    ↑上一篇:二次开胸行胸导管结扎术治疗食道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高龄肺癌患者开胸手术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处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