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不同治疗方案对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10-08  浏览次数:1381次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作为高血压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男性患者居多,发病年龄主要在50~70 岁[1-3]。为提高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疗效,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男32例,女20例;年龄50~72岁,平均(52.29±1.25)岁;高血压病程5~27年,平均(6.26±1.32)年。经头颅CT或MRI均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血压最高可达280 mm Hg(1 mm Hg=0.1333 kPa)收缩压、130 mm Hg舒张压;根据出血位置区分:2例颞叶皮层下出血,2例枕叶皮层下出血,4例尾状核出血,6例小脑出血,7例额叶出血,8例丘脑出血,23例壳核出血。

    1.2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52例患者中,11例患者实施开颅去骨瓣减压直视下血肿清除术,16例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5例患者实施CT定向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其中,有10例患者血肿破入脑室,给予脑室外引流。

    2 结果

    所选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9例患者死亡,占17.31%。其中,2例患者给予开颅去骨瓣减压直视下血肿清除术,3例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4例患者实施CT定向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死亡的9例患者中,1例因肺内感染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死亡,3例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由于其他原因死亡的患者1例。手术成功的43例患者中,根据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进行ADL分级,11例为Ⅰ~Ⅱ级, 20例为Ⅲ级,12例为Ⅳ~Ⅴ级。

    3 讨论

    制定适应证的手术方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属于脑出血急性期范畴。②患者颅内压增高,但是没有好转的患者也可实施手术治疗。③患者发病后意识障碍加深,逐渐朦胧,甚至进入浅昏迷状态,一侧瞳孔散大。④进颅部CT、脑血管造影,可见占位性病变明显。⑤出血量在40 ml以上的患者。排除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有去脑强直表现患者。手术方法通常主要应用有开颅去骨瓣减压直视下血肿清除手术、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和CT 定向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这三种方法,每种手术方式都各具优势,开颅去骨瓣减压直视下血肿清除术在直视的情况下进行血肿的清除,这样清除更彻底,减压和止血迅速,主要适用于出血量较大,但部位不深,中线结构移位严重的患者,手术前病情分级在Ⅲ级以上并已有脑疝形成但时间较短的患者;CT定向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并血肿腔注入尿激酶,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部位的脑出血,特别是深部的出血,但本法不能止血,只有当没有活动出血时方可进行[4]。手术实施时要找到最佳的治疗时期,这直接影响着手术是否成功,以及成功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发病较急,短时间内有脑出血死亡危险的患者,要尽可能的争取抢救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治疗,提高治愈率。脑出血造成的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疝形成和脑干受压和轴性移位,产生继发性脑干机能及丘脑下部的受损,而且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坏死越严重,故致死、致残率越高。早期手术的目的是在脑实质遭受严重损害之前,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减少以上病理变化的产生。本研究的结果中,死亡9例,死亡率为17.31%,手术有效率达82.69%。可见,明确患者病情,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掌握手术实施最佳时期,能够有效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4 参考文献

    [1] 杨前进,张仁波,胡淑芳,等.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案预后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1):35.

    [2] 任红霞,彭翠平,李双娥,等.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临床治疗方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02.

    [3] 赵宪林.如何评价脑叶内出血的外科学试验[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4):376.

    [4] 王伟民,张社锋.综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优化方案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7):859.

    [收稿日期:2014-04-20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不同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疗效对比
    ↓下一篇: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颈部血管破裂一例反思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