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6-06  浏览次数:1307次

    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其发生率有着逐年增高的趋势。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中枢神经损伤后,不是通过再生,而是通过残留部分功能上的重新组织,以新的方式代偿丧失的功能,在此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对75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5例病人均来自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男45例,女30例;年龄6~75岁,平均39.1岁。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38例,硬膜外血肿27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ing,GCS)均小于8分。在年龄、损伤部位、性别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1.2 护理方法1.2.1 在患者伤后及生命体征平稳后48小时内: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关节变形和肢体挛缩,即患侧上肢处于伸展位,下肢为屈曲位,双足中立位,用软枕衬垫。为防止足内翻和下垂,足部可使用足托板予以支持,使足部处于中立位。2小时翻身一次,尽量减少患侧卧位。1.2.2 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后至2周内1.2.2.1 加强基础护理,对于保留导尿患者每日用0.02%的碘伏溶液会阴擦洗,每两小时夹闭开放导尿管一次,以锻炼膀胱功能。鼻饲患者每日做好口腔护理,提供足够营养物质以促进机体的恢复,维持组织细胞的代谢。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1.2.2.2 肢体按摩沿着患者上肢桡侧、尺侧刺激线从上而下按摩,上肢屈曲内旋,上肢背侧按摩,下肢:沿着胫腓、胫内刺激线从上而下按摩,下肢内收、紧张,揉按大腿内侧肌群,膝反射紧张揉按腘窝部位,手法应先轻后重,每次15-30分钟,每日两次。1.2.2.3 被动运动关节长期不活动会发生挛缩、畸形。早期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可防止关节出现挛缩畸形。被动活动关节,由健侧到患侧,近端大关节到远端小关节依次进行,每个关节每天3~4次,每次5~10遍。上肢做肩关节外展、外旋,前臂后旋及肘、指关节的屈伸运动,下肢做髋关节内外旋,膝关节屈伸,踝关节背屈及足趾的屈伸运动。1.2.2.4 促醒护理对于昏迷患者可通过皮肤刺激、语言、音乐等促醒。(1)皮肤刺激 用质地柔软的毛刷轻轻地刷动四肢皮肤,由肢体远端至近端,每天3次,每次4~10min。(2)语言刺激 将患者看成清醒者,就患者熟悉的事物,感兴趣的话题,与患者主动进行交谈,每天呼唤患者的姓名。(3)音乐刺激 每天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音乐以轻松愉悦为宜,不宜播放刺激性强的音乐。同时予刺激人中、合谷、内关、百会、印堂等穴位。1.2.3 生命体征平稳1周后至功能恢复对意识未清醒者继续重复上一阶段的康复训练。对意识清醒者根据病情轻重加强被动与主动训练,进行洗漱训练、如厕训练、进食训练。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支持、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加强言语康复训练 抓住一切和患者接触的机会,鼓励患者讲话,由单音节发音到词组句子,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同时配合图片与实物,采取合适的沟通方法,向患者提出简单的问题或要求,借助身边熟悉的东西反复提问,使其能够理解执行。反复训练。1.3 评价标准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评定[1]。日常生活活动完全完成 > 60分,基本完成41~60分,部分完成20~40分,完全帮助完成< 20分。运动功能V为痊愈,Ⅳ为轻度运动障碍,Ⅲ为中度运动障碍,Ⅱ为明显运动障碍,Ⅰ为严重运动障碍。2 结果75 例患者平均住院100天左右康复情况见表1~2表1 75例患者入院及出院时Barther指数评分疗效的比较表2 75例患者入院及出院时Fugl - Meyer评定疗效的比较3 讨论颅脑损伤患者常留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障碍,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早期系统的康复护理,对减少关节挛缩畸形,肌肉萎缩,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是仅靠药物治疗是所不能及的[2] 。早期的康复护理通过刺激皮肤的各种感受器,对肢体进行各种方式的功能锻炼,同时,肢体活动可促进相应皮层脑血流量的增加,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使破坏的运动反射重新建立[3]。对于陷入昏迷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来说,苏醒时间对其预后的影响是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对患者进行了积极的促醒处理,如对昏迷患者进行音乐刺激、语言刺激、皮肤刺激等。在昏迷期除了给予促醒处理,还应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如在早期即进行被动性的功能锻炼。早期进行被动的关节活动,并加强肢体按摩,能避免肢体废用状态的进一步发展,为醒后功能的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患者清醒后进行主动与被动训练,加强言语刺激训练,一些研究表明,失语的自然恢复一般不超过6个月,语言功能的康复效果在发病后3个月内最为显著,在病后3~6个月还可观察到改善。而发病后6~12个月则仍有某些改善,1年后语言功能的自然改善已近消失[4]。因此,在早期即进行言语刺激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失语状况,加强心理护理,促进疾病康复。总之,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能最大限度的恢复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利于患者早期重返社会。【参考文献】[1] 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90-314.[2] 邱永珍。早期护理干预管理对颅脑损伤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2):149-150.[3] 张小年,张皓,山磊等。不同病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10):902-904.[4] 董瑞国,高素荣。失语和忽视的恢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6):362-365.

    ↑上一篇: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
    ↓下一篇: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切口浸润对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开颅术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