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42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2-24  浏览次数:1175次

    颅脑损伤(TBI)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重症颅脑损伤具有病情严重、变化快及并发症多等特征,治愈难度相对较大。为研究该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42例危重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颅脑损伤患者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16~38岁。全部患者从受伤至救治的时间为30 min~10 h,其中车祸损伤的患者22 例,击伤患者9例,摔伤患者11例。受伤部位:颞部损伤者21例,额部损伤者12例,枕部损伤者9例。均给予全部病患颅脑CT诊断,结果CT检查显示:脑部挫伤合并硬外膜的血肿18例,脑部挫伤合并脑内血肿12例,脑室出血者3例,原发性的脑干创伤9例。至于血肿位置多见于颞叶与额叶部位,出血量30.0~100.0 ml,且不同程度的受压。

    1.2 治疗方法:参照神经外科的手术适应证,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有32例适合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8例进行颅内血肿的清除与大骨瓣的开颅手术,7例进行去骨瓣的减压手术治疗,5例进行额颞双侧去大骨瓣的减压手术治疗,2例进行枕下入路的血肿清除手术。通常而言,骨瓣开颅手术适用于定位清晰的确诊病患,可彻底清除患者颅脑的糜烂组织与血肿。并且术后观察患者有无急性脑膜膨出或脑膨胀的现象,以便考虑是否进行颞叶或额叶的切除手术、额颞双侧的去骨瓣减压治疗等。至于大骨瓣的开颅手术,则适用于重症脑挫裂伤或者颅脑高压的恶性症状患者。另外6例患者由于血肿部位较深,合并原发性的脑干损伤等,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具体包括抗感染的治疗,脱水处理,颅内压的减低治疗,激素使用,止血处理,改善脑部的微循环等。最后,全部病患均给予颅内压(ICP)的监测,营养补充,血糖控制,及血气与电解质的环境保持稳定等。

    1.3 疗效评定指标:根据格拉斯哥的预后评分方法(GOS)进行评价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共分为四个等级。其中Ⅰ 级:病情显著改善;Ⅱ级:中度残疾;Ⅲ级:重度残疾;Ⅳ级:无效死亡。

    2 结果

    42例患者经有效的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后,共有36例存活,占总数的85.7%。分别包括病情显著改善者18例(42.9%),中度残疾者10例(23.8%),重度残疾者8例(129%)。另外6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占12.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症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已成为中青年人群致残或死亡的关键因素[2]。虽目前人们在颅脑外伤的基础防治研究方面已获得良好成就,但重症 TBI的致残率与死亡率仍不断上升。本组42例患者年龄范围均在 16~38岁之间,正好验证了上述的观点。另外,导致重症TBI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车祸伤、击伤及摔伤,其中车祸伤在本组人数中占52.4%。这说明加强交通伤的防治水平,是避免及减少危重 TBI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经CT扫描明确血肿的部位外,通常采用骨瓣开颅、颅骨钻孔的手术方法治疗[3]。至于颅内血肿合并重症挫裂伤的患者,必须彻底清除挫伤死亡的脑组织。恶性颅内高压患者,因其脑部的缺氧时间过长,脑膜显著肿胀,甚至出现膨出现象。应进行颞叶或额叶的部分切除手术,待硬膜完全敞开后,再进行去骨瓣的减压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有7例患者接受去骨瓣的减压手术治疗,5例接受额颞双侧的局部切除手术外,再进行去大骨瓣的减压治疗,结果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具有手术适应证的TBI患者,应首要选择手术治疗,以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4]。而血肿清除手术则是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其次为骨瓣开颅与去骨瓣的减压手术。至于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可给予保守治疗。另外,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颅内压,积极进行血糖控制,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能有效预防低氧血症的出现,确保水电解质中酸碱度的平衡。并且,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避免并发症的感染,以及加快脑细胞的功能恢复。

    总而言之,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并且术后出现较多的并发症。除采取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外,还应保证内部环境的持续稳定,以促进患者的病情尽快康复,避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4 参考文献

    [1] 李辉然.重型颅脑损伤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 7(12):206.

    [2] 杜文彬.老年重型颅脑损伤44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89.

    [3] 金虎祥,刘培英.重型颅脑损伤214例救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99.

    [4] 王崇谦,汤志伟,杨智勇,等.86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3(9):111.

    ↑上一篇: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24例护理
    ↓下一篇:奥拉西坦治疗颅脑损伤临床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