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急诊重型颅脑损伤144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9-14  浏览次数:742次

     作者:赵立    作者单位:724200陕西省勉县医院

     【关键词】  急诊重型颅脑损伤

    资料与方法

        2003~2007年急诊收治各种重型颅脑损伤病例144例。根据1978年我国神经外科学术会议颅脑损伤分型标准[1]筛选。男92例,女52例;年龄1.1~85岁,平均36.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72例(50%),斗殴致伤35例,意外跌落致伤37例。受伤至接受治疗平均时间6.2小时。损伤类型:脑损伤82例(56.9%),脑干损伤22例,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22例,昏迷132例(92%)。

        方法:均予以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降颅压、止血等基础治疗,31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      结  果

        临床情况分析,见表1。表1  临床情况分析(略)

        讨  论

        不同损伤类型的死亡率: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硬膜外血肿及硬膜下血肿明显生存率高、死亡率低;脑干损伤及多处颅骨骨折病死率明显上升,尤其是复合型损伤死亡率几乎达100%,与文献报道相符[2]。提示对有手术时机的血肿类损伤要把握好手术的黄金时间。

        把握好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环节:①患者取平卧位,搬运途中避免头部摇动,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凝型血块、假牙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继续呕吐,可将头偏向一侧。②脱水治疗:目前仍首选甘露醇,它可以脱水减压,而且可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保护脑组织[3]。速尿和甘露醇共用,可加强其疗效。③激素的运用:可早期、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④巴比妥类药物应用:常用的是戊巴比妥纳和硫贲妥纳,可降低脑代谢,也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⑤过度通气:可降低血CO2,升高pH值,促进脑血管收缩,减少脑血管流量,降低颅内压,对急性脑肿胀是有效的治疗措施。PaCO2不应低于2.67kPa。⑥低温的临床应用:国内外大量试验证明,30~35℃亚低温(脑温),对脑外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应用于临床治疗。

        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①意识障碍:较重的脑挫裂伤,意识障碍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昏迷逐渐加重,无中间清醒或中间好转期。急性脑受压症状,引起颅内压增加,脑疝症状出现较快。精神失常、偏瘫、失语、癫痫常表示脑受压。②瞳孔:脑神经受损早期,患侧瞳孔常呈针尖大小,光反应消失,此时健侧瞳孔较大,光反应正常,但持续时间较短;当动眼神经麻痹,患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此时健侧瞳孔较小,光反应正常。脑神经受损常伴有意识障碍,如果无意识障碍,单纯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多为动眼神经受损表现。③神经反射:一侧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是该侧椎体束受损表现,当反应活动亢进,说明椎体束以上病变。④运动障碍:伤后立即出现的运动障碍是原发性脑损伤所致。⑤脑膜刺激征:早期出现脑膜刺激征,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⑥严密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变化。脉搏减慢常为颅内高压表现。颅内压增高、患者呼吸浅慢、呼吸深慢见于酸中毒。单纯颅脑损伤一般不会引起血压明显下降,但须注意创伤性休克可致血压下降,为创伤早期出现。血压下降多合并腹腔脏器出血、血胸、骨折出血、大面积软组织创伤出血。

    【参考文献】    1 聂振明,孟昭全.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826.

    2 陈华文,祝伟,李树生,等.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3(15):218.

    3 景炳文.急症急救学.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487.

    ↑上一篇: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118例护理
    ↓下一篇:颅脑创伤中新技术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