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诊治体会(附50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2-12-11  浏览次数:946次

    作者          单位

    赵天兴   陵川县人民医院,山西 陵川

    小儿颅脑损伤常见,重型颅脑挫伤也常遇到。急诊处理是否恰当、及时与预后有密切关系。我院从1989年—2007年收治小儿重型颅脑损伤50 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4 例,女16 例,年龄小于3 岁9 例,4~6 岁20 例,7~10 岁13 例,11~15 岁8 例。本组以4~6 岁最为多见。

    1.2 伤因

    坠落28 例,车祸12 例,跌伤5 例,踢伤3 例,产伤2 例。

    1.3 损伤类型

    闭合损伤39 例,开放损伤11 例。其中颅内血肿15 例,10 例作用于外力作用部位;对冲部位2 例;多发血肿3 例。

    1.4 临床表现

    均为重型颅脑损伤,都有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者18 例,瞳孔一侧散大20 例,双侧散大6 例,呕吐48 例,偏瘫9 例,呼吸障碍3 例。

    1.5 辅助检查

    头颅X线平片45 例,其中14 例线型骨折,4 例粉碎骨折,5 例凹陷骨折;CT检查15 例,颅内血肿8 例,脑挫裂伤5 例,硬膜下积液2 例。

    2 结 果

    本组50 例,手术治疗19 例,其中8 例清除了血肿,8 例清除了坏死脑组织,3 例去骨片减压,保守治疗31 例,出院随访2年,留有肢体活动差4 例,反应迟钝2 例,植物生存1 例,死亡1 例。

    3 讨 论

    小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所以临床症状不如成年人典型。

    意识障碍:急性损伤后,原发昏迷多较突出,且持续时间长,与实际损伤程度不一致。小儿意识障碍程度往往不易准确判断,尤其乳幼儿,仅能从哭闹、肢体主动活动和对痉挛的反应上衡量。因为小儿脑组织及其膜性结构娇嫩,且脑弹性大。当头部受外力作用时颅骨变形或骨折,脑结构移位,加脑脊液压冲击作用,脑功能障碍明显,脑原发损伤表现重。

    呕吐:小儿颅脑损伤后易发生呕吐,呕吐早、频繁,持续时间长,与伤情有关。

    生命体征:乳幼儿颅脑损伤后,体温高者可达38~40℃,一般在3~5 d内正常。小儿颅脑损伤后,脉搏加快,因小儿皮质抑制功能差,脑干网状结构机能尚不健全所致。

    颅骨凹陷与颅骨分离多见,小儿颅骨尚未发育成熟,骨质较薄,弹性大,颅缝较松,伸缩性大,外伤时不易发生骨折。若外力较局限常形成凹陷骨折,外力作用广泛时,则出现颅缝分离。对颅骨凹陷骨折在功能区,如有癫痫发作及相应部位功能缺失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对冲部位血肿发生少,本组15 例颅内血肿,仅2 例发生于对冲部位。因小儿颅内血肿来源多为骨折处板障血管损伤,桥静脉或蛛网膜颗粒损伤引起。血肿常位于外力作用部位。

    合并血肿时病情多较重,在短时间内可发生急性颅压增高和脑疝,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迅速清除血肿。

    小儿颅内压增高的防治:小儿颅脑损伤后由于刺激较敏感,脑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强,所以易发生脑水肿。应及时脱水和应用皮质激素,但由于小儿水电解质易紊乱,故调整水电平衡在小儿颅脑损伤中是重要的一环。

    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呼吸中枢娇嫩,可因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室内出血、脑干损伤等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也可因小儿喉头气管痉挛而发生外周性呼吸衰竭,再加上小儿气管细小,呕吐物或颅底骨折出血易误吸造成呼吸困难,导致脑供氧不足,加重脑损伤,故抢救时应尽早作气管切开,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供氧,对伤者的预后大有益处。

    并发症的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往往易出现应激性溃疡,尿崩症,长期昏迷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因此,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上一篇: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并发急性脑膨出原因分析与综合治疗
    ↓下一篇:颅脑手术患者不同血压水平对内脏灌注和代谢指标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