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外伤致多发性颌骨骨折5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1029次

    作者:作者单位:(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  50例外伤致多发性颌面骨骨折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其中6例术中配合行牙弓夹板外固定,术后行颌间弹性牵引术。临床效果良好,尤其是对个别极复杂的多发性颌骨骨折,配合牙弓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  颌骨骨折;内固定;夹板

      从2003年9月~2007年9月我们对50例极复杂多发性颌骨骨折采用外固定系统辅助骨折复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45例,女性5例;年龄19~58岁,体重56~82kg。全部病例心、肺、肝肾功能及水电解质无明显异常,无手术禁忌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和咬合紊乱。

      2  材料设备  采用美国OSTEOMED坚硬固定系统,MINI系列型钛板,厚度1.0mm(下颌骨用)和0.8、0.6mm(上颌骨用),钛钉2.0mm螺丝;带钩不锈钢牙弓夹板通用型,为上海齿科器械公司出品;动力系统为德国生产的通用型KaVa动力系统。

      3  治疗方法  (1)术前拍摄全景片和双侧颞颌关节片、颌骨CT及三维CT重建片,明确颌骨骨折的精确情况,确定手术方法、部位、切口进路。(2)依据拍片和病人临床检查情况,需要配合辅助做外固定手术的,术前先用牙弓夹板将上下牙弓分别固定,视颌骨骨折具体情况,有时需将牙弓夹板结扎后翦成两段,以便术中骨块的移动。若病人牙齿条件差,还要在主要承力的牙齿上做八字形双扎,以确保牙弓能承受颌间弹性牵引力。(3)手术采用全麻鼻腔气管插管或全麻气管切开,下颌角部及升支骨折采用口外切口进路,其余均采用口内切口进路。钛板可塑形使其与骨折区唇(颊)骨面贴合,放置于颌骨的张应力曲线部位。钛钉要避开牙根及血管神经。(4)极复杂颌骨骨折需配合辅助外固定手术的,术后第2天开始做颌间弹性牵引固定。具体牵引方法要依据手术中颌骨骨折复位的情况而定,有时需要分侧牵引或个别调合才能逐渐达到正常咬合。每天检查调整1次咬合关系,通常5天即可达到理想咬合关系。保持1周可撤除弹性牵引,进半流质饮食。出院观察门诊定期复查时拍摄术后全景片、双侧颞颌关节片、颌骨三维CT片,3周拆除牙弓夹板,可进普通饮食。微型钛夹板、钛钉无排异情况无须取出。

      4  结果  50例临床疗效肯定,病人咬合关系和面部形态恢复良好,其中6例极复杂的多发性颌骨骨折配合辅助牙弓夹板外固定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均达到优良以上。

      讨论      对上下颌骨骨折及多发性骨折,除常规拍摄全景片和双侧颞颌关节片外,还必须拍摄颌骨三维CT重建片。本组50例术前不能明确骨折块的移位嵌顿情况,经三维CT检查,显示其立体结构及周围组织关系,特别是颅底、眶底、上颌窦的关系,对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非常有帮助,以此来明确颌骨骨折的精确情况,从而确定手术的方法、部位、切口进路,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      牙弓夹板外固定术是传统的颌骨骨折治疗方法,是靠上下颌牙齿尖窝锁结而实现骨折段的复位。目前在材料上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为扁平状钩钢板,抗变形张力强,与牙弓贴合,容易与牙齿固定,相对较舒适,但若患者多数缺牙或牙齿松动明显固定则较困难,同时牙弓夹板外固定术所存在的缺点也很明显。数周的颌间固定不利于病人进食、语言,可造成口腔卫生差、继发性龋齿或牙周病、咀嚼功能受限、不能早期功能锻炼、体重下降、颞颌关节退行性变等[1]。      我们对复杂的上下颌骨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在临床内固定手术中已达到了最大限度的骨折复位,解剖功能恢复,仍不能达到理想的咬合关系[2],说明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术前先行牙弓夹板外固定术,在内固定术完成后5天内,还要根据实际牙列咬合关系做个别的调整,绝大多数病例可达到理想的咬合关系。如果还不能恢复满意,则要根据牙列中个别牙情况进行调合以期通过最小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全健康牙齿,恢复理想的咬合关系。要在确保复位的过程中不损伤重要的器官、神经血管的前提下,尽量以内固定为主,用最小的损伤换来最满意的面部功能恢复和咬合关系恢复。

    【参考文献】    [1]林野,王兴,伊彪,等.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2):85-87.

      [2]袁奎封,刘少华.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利弊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8,12(1):75-76.

    ↑上一篇:清晨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下一篇:面侧部损伤伴面神经损伤的诊治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