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X线片和MRI在上颈椎骨折诊断中的评价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96次

    作者:程显堂,王玉斌

    作者单位: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  目的 比较和判定X线片和MRI两种影像学检查在上颈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制定诊断标准,分析21 例上颈椎骨折病例的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直接骨折征阳性率:X线片80.98%,MRI 23.80%;间接骨折征阳性率:X线片52.38%,MRI 90.47%。结论 X线片仍为Hangman骨折诊断的“金标准”,MRI在诊断寰椎及齿状突骨折中有确诊价值。

    【关键词】  X线片;MRI;上颈椎骨折

      近年来,C1~2骨折在临床中并不罕见。影像学诊断局部显现骨折线为确诊的唯一手段。我们10年中遇到21 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1 例,男18 例,女3 例;年龄18~61 岁,平均36.7 岁。致伤方式:机动车车祸伤14 例,建筑工地坠落伤3 例,跳水致伤1 例,山地跌伤2 例,醉酒跌伤1 例。    1.2  骨折类型  C1 Jefferson 3 例,齿状突Ⅱ型骨折2 例,Hangman骨折16 例。全部有神经根刺激症状,2 例合并不完全脊髓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功能评定标准Frankel分级D级1 例,轻度呼吸困难1 例[1]。

      1.3  检查方法  均进行颈椎X线片正侧位(部分张口位)和MRI检查。

      1.4  诊断依据  a)头、面部创伤史;b)耳廓及枕后放射痛,头拒旋转,用手托颌;c)影像学有明确可辨的骨折线或骨折面。

      1.5  影像学诊断标准  a)直接骨折征:有清晰的骨折线或骨折面者为阳性;b)间接骨折征:椎体移位,椎前软组织肿胀大于5 mm,创伤椎前后T2加权像软组织强信号等为阳性;c)骨折征阴性:无明显变化。

      2  检查结果

      所占比率:A.直接骨折征:X线片为80.95%,MRI为23.80%(见表1)。B.间接骨折征:X线片52.38%,MRI 90.47%(见表2)。

      表1  直接骨折征阳性的例数(略)

      表2  间接骨折征阳性的例数(略)

      可见脊髓水肿,椎管内积血6 例

      3  讨论

      临床上把C1~2分为上颈椎,余为下颈椎。上颈椎典型的骨折脱位种类有:Jefferson骨折、齿状突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寰枢关节脱位及Hangman骨折等。创伤后,上颈椎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和其他处的骨折相似,也以看到骨折线或骨折面为确诊依据。在看不到骨折线或骨折面时,可通过发现与骨折部位相对应的出血区或血肿区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骨正常解剖位置的变化等来间接推断骨折。MRI反映出血肿胀区为高信号改变,而X线片则为椎前软组织厚度增加等,此时要考虑该处有创伤,并怀疑有骨折脱位存在。X线片在诊断颈椎创伤中,应用年代久,临床经验丰富,但在诊断寰椎骨折脱位、齿状突骨折中,难以直观到骨折线或骨折面,而不为临床所称道,在判断管腔内是否有骨折块、积血及脊髓伤等方面,更显不足,但整体投影中诊断Hangman骨折可直观看到椎弓峡部骨折线而能明确诊断。MRI应用年限较短,但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和三维成像的优点,为目前影像设备中最佳的软组织检查方法[2],并且诊断寰椎、齿状突骨折等也优于X线片。虽在诊断Hangman骨折中不能直接反映出骨折线或骨折面,但可灵敏地反映出骨折相邻区域软组织高信号变化和椎体前移的程度。故要重视MRI在创伤后软组织信号的变化和椎体滑脱现象的观察,一旦出现间接骨折征阳性,多提示相关区域有骨折存在。在诊断上颈椎创伤中,两种手段各有优缺点,两者有互补性,不可互相取代。对于Hangman骨折的诊断,X线片仍为临床的“金标准”[3]。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影像学医师,在诊断上颈椎创伤的病例中宜将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分析阅读,不可偏废哪一项,传统的X线片仍不能被MRI所取代。对Hangman骨折MRI不显现骨折线的原因可能有:a)C2椎体小、椎弓大,矢状位的扫描多以椎体为准等分划线,不易包括骨折线,因而难以解释轴位的损伤情况;b)局部结构重叠,骨折线区的出血和骨髓腔有相似的信号反映;c)骨折区的容积效应[4]构成信号模糊效应,即MRI本身的原理缺陷。

    【参考文献】    [1] 严望军,周许辉,张咏,等.后路经寰枕关节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3538.

      [2] 胥少订,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25.

      [3] 李家顺,贾连顺.颈椎外科学[M].第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7.  

      [4] 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280.

    ↑上一篇: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