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陈旧性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959次

    作者:刘列,赵晓明,宋宁亚,肖文 

    作者单位:宝鸡市中心医院骨一科,陕西 宝鸡 721008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陈旧性颈椎不稳的手术疗效,并对前后路手术方法进行评估。方法 对16 例平均有35 d颈椎不稳的病人分别用前、后路手术治疗。前路手术采用SmithRobinson方法行脱位节段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植骨与钢板固定;后路以单纯复位为主,用后路钢板固定。结果 前路手术10 例,后路手术6 例,除2 例后路手术复位不完全外,大部分获得满意复位,均获得骨性融合,症状改善。结论 对于陈旧性颈椎不稳应跟据具体损伤类型、损伤节段的局部病理解剖、病人的一般情况,采用个体化设计,制定出最佳的手术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陈旧性;颈椎不稳;手术治疗

        陈旧性颈椎不稳是临床上较少见的颈椎损伤类型,多以手术治疗为主。然而对手术的时机、手术的入路、内固定的选择、伴随的局部病理状况的处理(如小关节交锁脱位)等因素无统一的认识。现将我院骨科回顾性随访2002年6月至2007年1月手术治疗的16 例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 例,男10 例,女6 例;年龄20~57 岁,平均34 岁。受伤后就诊时间20 d~60 d,平均35 d。累及的主要节段:C3~4、C4~5、C5~6、C6~7分别为2 例、8 例、4 例、2 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8 例、高处坠落6 例、重物砸伤2 例。本组16 例患者按Frankel分级,A级2 例,B级3 例,C级2 例,D级4 例,E级5 例。

        1.2  治疗方法  术前应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行CT检查及重建,测量椎弓根高度、宽度及后侧皮质至前侧皮质的距离,椎弓根与矢状面夹角,所有病人均给予颅骨牵引。

        全麻后在颅骨牵引下进行手术。前路手术采用SmithRobinsn方法行脱位节段的椎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或钛网植入,并用前路钢板固定。后路手术以单纯复位固定为主,若有关节交锁、椎板骨折、神经受压、椎管狭窄者,需同时行全椎板减压,并用侧块螺钉椎弓根钉加以固定。

        术后患者用广谱抗生素3 d,地塞米松、甘露醇、营养神经等治疗,带颈托或支具保护颈椎3个月,每个月随访观察病人恢复情况。

        2  结    果

        本组病例术后1 例症状加重,无脊髓损伤、颈动脉损伤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手术用时60~120 min,其中前路手术10 例,后路手术6 例。11 例术前有神经症状的病人术后1周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随访3个月~4年,平均随访2年6个月,无内固定松动、脱位,大部分获得满意复位。有2 例后路手术复位不完全,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生椎体再滑脱。

        3  讨    论

        陈旧性颈椎脱位是颈椎不稳定的一种损伤类型,为了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最佳的手术时机已丧失,因而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术前跟据MRI、CT重建的影像资料,以及颅骨牵引后X线片并考虑患者损伤的部位、程度,小关节有无交锁,致压物的部位,全身状况以及病人的经济状况来决定手术的类型。一般以前方椎体压缩为主则首选前路减压重建手术;有小关节交锁、累及多节段、骨质疏松、椎管狭窄等情况以后路手术为主,部分患者也可考虑前后联合手术[1]。

        前路手术有直接、操作简单、前方致压物减压彻底等优点,它固定颈椎的前中柱,可能有脱位、骨折不能完全纠正,甚至有鹅颈畸形的缺点;后路手术固定是三柱固定,其生物力学强度较前路钢板强,治疗多节段,椎体不稳固定强度牢固,纠正小关节突交锁直接,同时纠正脱位,其缺点是置钉要求高。

    有以下情况要慎重选择:a)对于陈旧性脱位,单纯后路手术有时会出现复位不完全。本组16 例,有2 例未能完全复位,均为后路手术。因而,适合前路手术的,尽量行前路手术;b)有椎间盘破裂向椎管内突出,或者脊髓致压物在前方,应选前路手术,以免引起破裂的髓核随复位椎体进入椎管造成新的压迫[2];c)骨质疏松,多节段损伤年龄较大的患者,后路手术多节段固定对增加椎体稳定性、纠正脱位是必要的。

        总之,对于陈旧性颈椎脱位,跟据具体损伤类型、损伤节段的局部病理解剖、病人的一般情况,采用个体化设计,制定出最佳的手术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Lambiris E,Zouboulis P,Tyllianakis M,et al.Anterion surgery for unstable lower cervical spine injuries[J].Clin Orthop,2003,(411):6169.

    [2]项良碧,祖启明,曹艳,等.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2):153154.

    ↑上一篇: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下一篇: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38例前路手术治疗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