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老年颈椎病患者的X线表现与诊断

    发表时间:2011-08-19  浏览次数:880次

      作者:陶越强,张斌  作者单位: 杭州,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

      【关键词】 颈椎病

      探讨老年人颈椎病的X线平片表现,以期提高X线平片检查在老年人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收集我院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期间120例确诊为老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颈椎X线平片资料并进行分析。临床表现与分型:颈型51例,椎动脉型38例,神经根型25例,脊髓型3例,交感神经型2例,食道型1例。X线表现:钩椎关节及小关节退行性改变114例,占95%;椎体增生108例, 占90%;椎间孔改变96例,占80%;颈椎生理曲度改变91例,占76%;椎间隙变窄89例,占74%;颈项韧带或纤维环前缘钙化46例,占38%。老年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特征明显,以钩椎关节及小关节退行性改变、椎体增生、椎间孔与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以及椎间隙变窄等较多见;颈椎X线平片是诊断老年人颈椎病的可靠、有效且简便、经济的检查方法。

      颈椎病是由于慢性劳损或椎体、椎间盘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等原因引起颈椎骨关节力平衡失调,出现钩椎关节紊乱、椎间隙及颈曲变异,导致椎动脉、脊髓、神经及其相邻的交感神经、附着的肌肉、韧带损伤等引起的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1]。颈椎病在老年人中非常多见,根据临床症状和X线平片表现可作出明确的诊断。为提高X线平片检查在老年人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120例确诊的老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颈椎X线平片资料并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期间确诊的颈椎病患者120例。其中男51例,女69例;年龄最小的60岁,最大的82岁,平均年龄66岁;病程7个月至11年。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诊断标准[2]。

      1.2 X线检查方法

      患者均摄颈椎正侧位及双斜位平片,部分患者加摄过屈、过伸位片。本组患者病变部位以C5~C6椎体较多,88例;其次为C4椎体26例;C6椎体6例。

      1.3 X线诊断标准

      X线表现和临床症状均符合者诊断为颈椎病。X线异常改变较轻,临床症状典型者,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也可诊断为颈椎病。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与分型

      (1)颈型51例,占42.5%。表现为颈项部不适、疼痛,活动受限,颈部有压痛点,可伴头晕、头昏、头痛,眼胀痛、视力模糊或减退,记忆力下降。(2)椎动脉型38例,占29.2%。表现为头晕或头痛、体位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或有听力障碍,或有视物不清,旋颈征阳性。发作和加剧与头颈部运动或疲劳有关,可有猝倒史。(3)神经根型25例,占21%。表现为颈肩部酸痛、僵硬,上肢、肩部麻木,上肢放射痛,颈部活动、咳嗽、用力可使疼痛加重;或有上肢沉重感,握力减退;压颈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4)脊髓型3例,占2.5%。表现为下肢或躯干麻木无力,感觉和运动障碍,病理征阳性或动态霍夫曼征阳性。(5)交感神经型2例,占1.7%。表现为胸闷、心前区疼痛、一过性心跳加速和血压升高,或心动过缓,多汗或少汗,发作与颈部屈曲、转动有关。(6)食道型1例,占0.8%。表现为吞咽不适、异物感、吞咽困难、咽喉干涩和疼痛、音哑。

      2.2 X线表现与临床相关性

      (1)钩椎关节及小关节退行性改变114例,占95%。表现为椎钩间隙变窄及钩突变大、变尖、变钝,好发于C5~C6椎体。(2)椎体增生108例,占90%。表现为椎体上下缘骨质硬化及前后骨赘形成,于C3~C7椎体前缘最多见,多数累及多个颈椎。(3)椎间孔改变96例,占80%。表现为椎间孔变窄、变小,边缘不清。(4)颈椎生理曲度改变91例,占76%。表现为正常生理曲度发展为侧弯、变直,程度较轻者可接近正常,严重者表现为后凸。(5)椎间隙变窄89例,占74%。其中以1个椎间隙狭窄且以C5~C6变窄为多见。(6)颈项韧带或纤维环前缘钙化46例,占38%。呈粗细不均的条状、小斑点状,多见于后纵韧带,以C4、C6后缘多见。

      3 讨论

      颈椎病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文献报道[3],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变疾病,首先出现在软骨,包括椎间盘、椎间小关节和钩椎关节的关节软骨,最初只是软骨缓冲外力、减少震荡的能力降低,脊椎不稳。此后,可相继发生骨关节增生肥大,韧带肥厚、固化,脊椎滑动、旋转、曲度异常或椎管狭窄等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颈椎病起病缓慢,开始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的退行性变导致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颈交感神经、椎动脉、颈神经根或颈段脊髓,从而引起头部、颈部、肩及上肢麻木、疼痛甚至头晕、恶心、呕吐等。无上述症状但骨质增生明显的患者不能诊断为颈椎病。

      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在传统X线平片、椎管造影、核素扫描、血管造影、椎间盘造影基础上,CT、MRI等也得到广泛应用,使颈椎病的诊断正确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X线平片仍是常见的首选的检查方法[4]。通常,颈椎病的X线平片改变不仅可以引起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有助于了解颈椎病的进展程度、病变部位及数目、韧带钙化、椎小关节紊乱、椎体有无滑椎及旋转征象,更重要的是可以排除许多其他颈脊柱疾病[5]。

      传统X线平片分辨率较低,特别是在椎间盘、小关节等改变的识别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CT和MRI等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临床应用,X线检查结合多种影像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更加准确。但传统的X线平片仍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特别是双斜位平片对钩突增生、上关节突增生及椎间孔的观察是不可缺少的[6]。老年颈椎病患者通常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平片做出诊断,仅有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因此,颈椎传统X 线平片仍是诊断老年人颈椎病的可靠、有效且简便、经济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德永,栾红梅.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与检查方法的探讨[J].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8,17(6): 371-372.

      [2]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2): 156-158.

      [3]冯天有. 介绍一种颈椎病新方法及其机理探讨[J]. 中华外科杂志,1979,12(5): 225-226.

      [4]徐得永,栾红梅,李联忠,等. 椎动脉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初探[J]. 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6(1):2.

      [5]章瑛,黄满平,李家邦,等. X线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中医正骨,2005, 17(5): 55.

      [6]王武,张雪哲. 颈椎病变的影像学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88, 32(7): 439.

    ↑上一篇: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1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青少年“类颈椎病”诊治初探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