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先天性斜颈再手术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08  浏览次数:737次

      作者:阎彦江,王美清,张超  作者单位: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外三科

      【关键词】 先天性斜颈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46例肌性斜颈患者,其中5例为手术后肌性斜颈患者,按我们的方法进行再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例手术后肌性斜颈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12~14岁,患者在3~6岁时均曾在外埠医院手术治疗过1次,术后患者胸锁乳突肌缩短、坚硬,呈条索状突出皮下,头部活动受限,颜面部变形。头颈向左侧歪斜2例,向右侧歪斜3例。

      1.2 治疗方法 手术切口在锁骨上缘1.5 cm处横行切口,行胸锁乳突肌游离加切断松解术,术中将原伤口处粘连、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及新形成纤维条索一并切断、游离、松解;术后卧矫正枕,头部用矫正带固定,配合头部功能锻炼。

      1.3 结果 按以上方法治疗,3周后均达到头颈直立如常,随访至今无复发。

      2 讨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常见的小儿科疾病,有报道其发病率为0.4%~1.3%[1]。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学说,近来有学者认为是由于宫内或围生期间室综合征引起的后遗症。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胸锁乳突肌水肿、变性、坏死,最后为纤维组织所替代。该病诊断容易,临床上根据胸锁乳突肌肿块或胸锁乳突肌挛缩、头颈歪斜即可诊断。一般认为对肌性斜颈的治疗早期可进行按摩、手法牵伸、理疗等;对1~4岁的儿童应手术治疗[2]。但手术治疗不彻底或操作不当仍有可能造成术后效果不佳或复发。卓阳等[3]报道先天性肌斜颈第2次手术发生率为7.84%。本组2次手术发生率为10.87%。

      2.1 手术切口选择 本组中2例原切口在锁骨下缘,3例原切口在锁骨上缘,术后伤口处粘连形成新的纤维条索,头颈部仍受到牵拉,不能直立,头部活动受限,相应颜面变形不能得到改善或完全恢复正常。在锁骨上缘1.5 cm处横行切口,才能避免术后胸锁乳突肌再粘连。

      2.2 皮下游离范围 手术时皮下游离范围应在颈阔肌上面,一般上缘游离至少3 cm,下缘游离0.5 cm,颈阔肌分离切断,避免术后胸锁乳突肌与颈阔肌发生粘连。

      2.3 胸锁乳突肌切除范围 手术只切除胸锁乳突肌的2个头(胸骨头和锁骨头),纤维化有胸锁乳突肌未游离、切断,纤维化的肌肉不宜回缩,术后容易粘连,也是影响术后效果的一个因素。

      2.4 颈阔肌是否缝合 缝合伤口时颈阔肌不缝合,不会造成颈部伤口的增宽,如果缝合颈阔肌,伤口处容易粘连,影响头颈部矫正。

      2.5 术后头颈部矫正不可忽视 本组5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行石膏固定,3例术后未行矫正固定,亦是造成术后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小孩,术后自控能力差,应当采取相应反矫正法,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根据我们治疗肌性斜颈的经验,手术方法是主要方面,术后矫正康复治疗也很重要,这些方法实用简便,反矫正的角度可以随时调整,灵活性大,便于治疗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建中,刘景超,王献良.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河南外科学杂志,2001,2:162163.

      2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马四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17718.

      3 卓阳,胡志奇,高建华,等.先天性肌性斜颈二次手术治疗体会.中国美容医学,2004,4:430.

    ↑上一篇:鼓室内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甲状腺叶切除术后咽喉部充血水肿的原因探讨及预防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