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综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73次

    作者:谷雨,张成良,董向利

    【关键词】  牵引;推拿;中药煎服;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摘要  目的:采用牵引、推拿、中药煎服综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先牵引后推拿,配合中药煎服:(1)用枕颌布袋进行坐式牵引颈椎,每次30分钟;(2)用拨揉、点压、顶椎旋转复位手法进行推拿治疗,10次为一疗程;(3)内服中药。结果:以上三种方法综合治疗结果证实,10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愈61例,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17%,疗效满意。结论:牵引、推拿、中药煎服综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相互协调,互补不足,缩短疗程,达到最佳疗效。

      关键词  牵引;推拿;中药煎服;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颈椎病中居多,近十年我们应用牵引、推拿、中药煎服综合治疗了10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61例,女性45例;年龄在30~70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1个月。全部病例均按《康复医学诊断规范》[1]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确诊。所有患者均有颈肩、臂、手指麻木,颈部及一侧肩痛。颈椎压缩实验症明显者90例,颈部及左肩沿上肢窜麻作痛者61例,沿右肩上肢窜麻作痛者57例。伴有高血压者13例,患有冠心病者7例。所有患者均以颈椎正侧位,双斜位,过曲、过伸位或颈椎CT检查为依据。根据X线片显示:(1)颈椎曲度变直,后突成角。(2)钩突骨质增生。(3)椎体裂隙征。(4)椎间小关节面模糊、中断。(5)椎间隙狭窄。具备以上任一种或一种以上情况,并且结合临床表现、体征作出诊断。

      1.2  治疗方法  牵引:用枕颌布袋牵引,座位,头前屈,颈前倾15~20度,从3kg开始逐渐增加,一般不超过体重的1/6,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推拿手法:根据我们临床经验采取以下手法进行推拿。患者座位,医者站其背后。(1)双手拿揉、按颈肩及患侧上肢3~5遍。(2)单手用拇指由轻而重拨揉项韧带,手法重点拨揉触到的条索、结节3~5遍。(3)双手提揉、按、摩两侧斜方肌、肩胛肌3~5遍。(4)用拇指指腹端沿脊柱两侧(胸1~胸7)点压3遍。(5)若颈椎侧弯棘突偏歪,可采用坐式顶椎旋转复位法[2],以右突为例,患者正坐,医者左手拇指指腹顶住右偏棘突,四指放于颈侧,右臂肘窝夹托患者下颌部,手掌托扶患者枕侧部,助手固定患者屈颈40度,医者右臂向上牵拉头部,缓力向右旋颈部,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两手协调用力顶椎旋转,可听到复位弹响声,说明复位成功。(6)用拇指点压大椎、颈根、大宗、缺盆、肩井、曲池、手三里穴各30秒。(7)用拇指轻揉摩胸锁乳突肌3~5遍,手法结束。中药煎服:自拟处方,用当归20g、葛根30g、莶草30g、羌活15g、鸡血藤15g、川芎10g、秦艽10g、红花10g、甘草6g。有心脑供血不足者加丹参;有高血压者加石决明、月见草;脾胃功能不和者加白术、砂仁。每日1付,水煎早晚服用。

      1.3  疗效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阳性体征转阴,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症状与阳性体征基本消失,基本能从事工作或轻工作。有效:症状与阳性体征减轻,但未能完全缓解,仍需治疗。无效:经两个疗程治疗症状与阳性体征无变化,不能从事工作。

      2  结果

      10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1例,占57.54%;显效32例,占30.18%;有效10例,占9.43%;无效3例,占2.83%,总有效率97.17%。其最短疗程7次,最长疗程50次。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的一个类型,据有关统计,约占60%[4],多由以下原因引起:(1)颈部直接或间接受外伤。(2)不良姿势,如:侧身或躺卧看书等不良习惯,使颈椎处于不平衡状态。(3)长期固定一种姿势,如:织毛线制品、打电脑等,使颈部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长期紧张,形成慢性劳损。(4)椎体退行性变,尤其是中老年人,其颈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有关资料报道,41岁以上的人,无症状的颈椎退变,数年后有近1/3的人出现压迫症状[5],可见中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很大一部分是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为椎体钩突和小关节骨质增生,使椎间隙变窄,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产生颈肩疼痛,并向枕部和肩部放射或引起单侧上肢窜痛、麻木等症状。颈椎牵引是颈椎病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其主要作用:(1)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以减轻神经根及突出物的充血、水肿。(2)缓解椎体垂直轴上的压力,减少椎间盘的压力,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3)减轻椎体骨刺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4)牵开重叠的小关节或被嵌顿的关节膜。牵引可起到缓解疼痛、舒筋活络和减轻麻木症状,在很大程度上恢复运动生理功能。推拿手法是祖国医学治疗颈椎病的有效外治法,手法的主要作用是:(1)提揉、滚、摩手法使颈背部紧张的肌肉放松,颈项经络筋膜得以松解,恢复改善肌肉、韧带、关节囊、血管的弹性和张力。(2)解除颈椎软组织的痉挛、粘连,达到舒筋活络的目的。(3)循经穴位点压,可调节阴阳,消除气血运行阻滞,舒通筋脉。(4)顶椎旋转复位法,具有正脊、滑利小关节,纠正肌肉、韧带的扭挫和关节错位的作用,使筋络顺接,脊柱恢复正常生理平衡,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消除项背疼痛及上肢窜痛、麻木等症状。内服中药方剂中当归、葛根、莶草为主药。当归生血补心、逐瘀生新,起补血活血作用;葛根发散风寒,治项背强;羌活、川芎、秦艽祛风荣筋,舒筋活络;红花活血化瘀;鸡血藤、莶草主要止四肢肌肤麻木、筋骨疼痛;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药物配伍,具有活血止痛、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综上所述,牵引、 推拿、 中药煎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相互协调,互补不足,缩短疗程,达到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09-315.

      [2]  刘博群. 按摩配合点叩动法治疗颈椎病[J]. 按摩与导引,2003,19(6):32-3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96.

      [4]  邱建文. 牵引并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8例疗效观察[J]. 按摩与导引,2006,22(2):8-9.

      [5]  陈炽贤,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9:889-893.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上一篇: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2例
    ↓下一篇:变应性鼻炎并鼻息肉病人治疗前后血清SIgE的变化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