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局部高温下用中药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62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55次

    作者:王令习,赵光华,徐建生 【关键词】  局部

        【关键词】    高温;理疗;颈椎病

        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们用济南市中灵喜医疗器械厂研制的颈肩腰腿痛治疗仪,共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620例,疗效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0例,均符合颈椎病(非脊髓型)诊断标准[1],男290例,女330例;年龄13~84岁。其中40~60岁570例,病程2年以内者230例,2年以上者390例。按临床病理分型标准:颈型210例,神经根型76例,椎动脉型163例,交感神经型21例,混合型病例150例。X线检查:X线片改变620例,其中生理曲度变直459例,椎体节段反弓66例,骨赘形成46例,钩椎关节肥大性改变27例,椎间孔变窄22例。

        1.2    使用方法

        局部高温下用中药治疗颈椎病,使用颈肩腰腿痛治疗仪将中药、热疗、直流电离子导入和正脉冲离子导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治疗程序为:将50 ml的中药浸润到护套电极的药垫上,固定在项部皮肤上;同时在另一个护套电极护垫上浸润50 ml的温水,固定在腰部皮肤上。启动电脑程序,首先实施升温;在45℃湿热的基础上再实施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最后实施正脉冲离子导入疗法。电脑程序完毕,自动关机,结束治疗。治疗过程中,热量可根据个体差异情况随意控制,病人治疗完毕后30 min内勿受风、受凉。每日 1 次,10 d为1个疗程,本组平均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疗效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临床痊愈:疼痛及其相关症状全部消失,不影响活动或工作,随访3个月无复发。②显效:疼痛及相应症状大部分消失,仅劳累或天气变化时有轻度疼痛,功能恢复,不影响日常工作,或病情由重度转为轻度。③有效:疼痛及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有减轻或改善,但病情不稳定,有时复发,对重体力劳动有影响。④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1.4    结果

        本组痊愈365例(58.87%),显效232例(37.42%),有效19例(3.06%),无效4例(0.65%);总有效率为99.35%。

        2    讨论

        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或体征者,称之为颈椎病[2]。将热疗、药疗、直流电离子导入、正脉冲离子导入四种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明显提高疗效。局部皮肤温度维持在45~50℃,不但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局部炎症消退的作用,而且使皮肤角质层的角化细胞水合程度增大,改善皮肤通透性和导电性,为药物离子进入病变部位奠定了基础。直流电离子导入是在局部皮肤温度维持在45~50℃状态下实施的,可直接发挥直流电和药物双重治疗作用;正脉冲离子导入是将直流电离子导入所形成的皮下药物离子堆,送到深层的病变部位,达到消炎、改善局部微循环、新陈代谢加强,同时降低神经末稍的兴奋性,因此具有消炎、解痉、镇痛等作用[3]。局部高温下用中药治疗颈椎病是一种较理想的非手术疗法,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诊断与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 李家顺,贾连顺.当代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5,144

     3. 李维礼.实用理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11

        滨州医学院精神卫生学教研室    滨州市    256603;2 东营市机关医院;3 济南市长清区中医院针刀医学专科

    ↑上一篇: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闭合性椎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缬沙坦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和TLR4表达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