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412例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25  浏览次数:681次

      作者:钟文伟,赵云峰,黄锦葵,吴达才,陈霞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湛江 524037

      【摘要】目的 调查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 选用18种常见本土化标准变应原对湛江地区41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412例患者变应原点刺试验阳性率为84.5%,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排名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79.4%)、蟑螂(27.4%)、棉絮(18.2 %)、海蟹(13.6%)、狗毛(11.2%),其中粉尘螨是最主要和最强烈的变应原。结论 粉尘螨是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的变应原。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流行病学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近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确致敏原对变应性鼻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作用。而各地环境和气候的不同,诱发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是有差异的。为了解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情况,笔者对本地区41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在本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412例,其中男248例,女164例,未成年(≤18岁)147例,成年(>18岁)265例,年龄4~72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1997年海口会议制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

      1.2 材料

      变应原采用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国际化的标准变应原,观察变应原共18种,其中吸入性变应原12种,分别是粉尘螨、蟑螂、狗毛、猫毛、羽毛、法国梧桐花粉、律艹草花粉、艾蒿花粉、玉米花粉、酵母菌、香烟、棉絮;食入性变应原6种,分别是带鱼、海蟹、黄鳝、鸡蛋清、花生、草莓。用含50%甘油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胺为阳性对照。

      1.3 方法

      点刺试验按国际标准方法操作:(1)点刺部位选择两前臂屈侧皮肤进行点刺;(2)用笔做标记,然后用75%酒精消毒皮肤;(3)先滴阴性对照液,后滴变应原液和阳性对照液;(4)每次吸l滴试液自下而上滴在皮肤上标记线旁,相邻距离3~5 cm,以防止反应红晕融合;用一次性消毒点刺针垂直点在每一液滴中,轻压刺破皮肤(以不出血为度),提起弃去,使变应原少量进人皮肤;(5)2 min以后用纸巾吸取残留试液,15~20 min后观察点刺结果,测量风团直径。

      1.4 结果判定

      根据点刺液及阳性对照所致丘疹面积比判定级别,分5个等级:点刺液及阳性对照所致丘疹面积比为0~25%或点刺液面积与阴性对照相同者为“-”,点刺液及阳性对照所致丘疹面积比为26%~50%者为“+”, 51%~100%者为“”, 101%~200%者为“”, 200%以上者为“”。

      2 结果

      412例患者变应原总阳性率为84.5%(348例),18种变应原点刺试验阳性率排名:粉尘螨79.4%(327例),蟑螂27.4%(113例),棉絮18.2%(75例),海蟹13.6%(56例),狗毛11.2%(46例),羽毛10.9%(45例),香烟10.7%(44例),猫毛9.5%(39例),玉米花粉8.7%(36例),带鱼8.0%(33例),律艹草花粉8.0%(33例),鸡蛋清7.5%(31例),艾蒿花粉6.8%(28例),黄鳝6.3%(26例),法国梧桐花粉6.3%(26例),花生6.1%(25例),酵母菌5.8%(24例),草莓3.9%(16例)。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排名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是粉尘螨、蟑螂、棉絮、海蟹、狗毛,其中粉尘螨过敏为首位,而且过敏反应强度很大,“”者占60.9 % (表1)。可见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是粉尘螨。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412例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表1 5种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点刺反应强度(略)

      3 讨论

      针对变应性鼻炎全球发病率增加的趋势,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球诊疗参考文件“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中着重强调了特导性免疫治疗用于变应性鼻炎治疗的重要性,认为其是唯一可以影响变应性疾病自然进程的病因治疗方法,而明确变应原是开展该治疗的前提。皮肤点刺试验是临床上常用的变应原皮肤试验,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及患者痛苦小等优点,筛查的变应原谱可指导患者避免接触,初步评价患者的过敏状态,为临床开展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尘螨被认为是变应反应性疾病的重要致敏原。尘螨主要为屋尘螨、粉尘螨和户尘螨等,但各种螨其抗原性相似[2]。本研究中18种变应原点刺试验阳性率最高的是尘螨类的粉尘螨,远高于其他种类的变应原,与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城市的变应原调查相一致[35],提示了粉尘螨是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尘螨主要存在于室内床垫、枕头、屋内灰尘和仓尘中,与人类关系密切[6],湛江属亚热带的海滨城市,空气温暖、潮湿,适宜尘螨生长繁殖,有效去除尘螨变应原相当困难,故应对尘螨皮试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从病因治疗上影响变应性疾病自然进程。

      本文结果显示,18种变应原中的阳性结果主要发生在吸入组变应原,吸入组变应原中粉尘螨是最主要和最强烈的变应原,蟑螂、棉絮、狗毛等也是诱发变应性鼻炎的重要变应原之一,但反应强度较弱,以“+~”为主,故应告诫变应性鼻炎患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性打扫居室和清洁寝室用品,居室布置简单洁净,避免摆设地毯、布艺沙发、绒毛玩具等,注意消灭蟑螂等昆虫,放弃饲养宠物的习惯,以减少居室中吸入性变应原的浓度。

      食物性变应原中以海产品的阳性率较高,可能与本地区海产品丰富和居民喜好食海鲜习惯有关。有些患者虽然皮试对食物(如花生、草莓)过敏,但食用后并无过敏症状出现,这表明食用组的临床意义不大。有些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明显,但皮试反应阴性,可能与停服抗组胺药物时间过短有关,也可能这些鼻炎患者的病因并非过敏所致。

      本点刺试验中花粉类变应原的阳性率均<10%,与广州韩虹等[5]文献统计结果相似,明显低于北京地区花粉类变应原的阳性率[7]。以艾蒿花粉为例,湛江地区阳性率为6.8%(28例),北京地区阳性率为20.4%(1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广州地区艾蒿花粉阳性率4%(3例)无明显差别,说明花粉类变应原对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影响没有北京严重,花粉作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是有较明显的区域性。本地区临床上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以常年性居多,可能与此有关。

      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特征,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但是本研究尚有很多不足:(1)未测定特异性IgE,未了解特异性IgE和变应原皮试的联系。(2)未对患者进行严重度分级,无法知晓变应性鼻炎的严重度和皮肤点刺试验是否有关联。(3)没有考虑变应性鼻炎与家族史之间的相关性。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总之,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可以明确患者的变应原,从而指导患者避免接触变应原,以防止变应性鼻炎发作,进一步可以针对性进行变应原免疫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2]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6.

      [3]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等.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性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0(1):5153.

      [4] 孙臻峰,孟晴虹,董频.45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阿罗格”点刺液变应原皮试结果分析[J].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2003,17(1):2829.

      [5] 韩虹,邱前辉,陈少华,等.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皮试结果比较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14(5):283285.

      [6] 赖乃揆,陈小石,贺紫兰,等.广州地区尘螨致敏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22(6):347.

      [7] 朱丽,马芙蓉,王丽,等.变应性鼻炎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1):1416.

    ↑上一篇:颞骨鼓乳段面神经斜矢状位断层解剖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颈部入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技巧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