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选择性颈动脉穿刺技巧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781次

    作者:王满 魏瑞锁 马志青 王捷

    作者单位:050041 石家庄 解放军第260医院            【关键词】  颈动脉; 穿刺; 技巧

      选择性颈动脉给药是将治疗药物直接注入到颈动脉,以期使药物在颅内达到最高治疗浓度,并避免了全身静脉给药以及经股动脉给药带来的副作用和经济负担,而其治疗作用却得以充分显现。目前,有关胶质瘤手术后的动脉化疗和脑梗塞早期的溶栓治疗等颅内相关疾病均采取了此种方法。我科在2006年3月~2007年8月采用此方法治疗胶质瘤术后和其他经颈动脉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收效颇佳。

      1  颈动脉解剖基础      右侧发自无名动脉,左侧发自主动脉弓上缘中部,两侧动脉经胸锁关节后方向上,在胸锁乳突肌深面进入颈动脉三角,其内侧为气管、食管和甲状腺,外侧为颈内静脉,后外侧是迷走神经。颈动脉在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颈4椎体)平面,分为颈内和颈外动脉。

      2  穿刺方法

      2.1  术前准备  患者需平卧,肩部垫高,头偏向健侧并由人员固定,如为胶质瘤,可于穿刺前给予20%甘露醇150 ml或罂粟碱(0.4 mg/kg),以打通血脑屏障,使药物更容易进入脑组织。

      2.2  操作方法  手术由四人完成,一人固定患者头部,患者颈部常规消毒、铺单,术者戴手套,用左手触摸患者颈动脉(一般在甲状软骨下缘触摸),定好位后,右手持7号静脉穿刺针(后接装有生理盐水的5 ml注射器,由第一助手扶持),术者凭感觉将针刺入颈动脉后,第一助手可见到针管内涌出红色血液,之后迅速夹闭穿刺针,拔掉5 ml注射器,由第二助手迅速换上带有药物的注射器,缓慢将药物注入到颈动脉内(术者固定穿刺针)。注药完毕后,术者迅速拔针,去除肩下部衬垫,将头摆正,穿刺点按压10 min即可,可给患者口服抗生素3 d。

      3  穿刺体会      对于体形瘦、颈部长的患者穿刺较容易;对于体胖颈短的患者,我们的体会是,头偏的角度要大些,肩部垫得略高些,穿刺针选略长一些的。虽经充分准备,但穿刺仍有可能不能一次成功,需试行几次方可。

    ↑上一篇:肩关节脱位28例治疗体会
    ↓下一篇:颈动脉体瘤造影与预后的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