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穴位及枕大、小神经阻滞治疗偏头痛紧张型头痛146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12-22  浏览次数:754次

    作者:刘忠,贾淑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关键词】  穴位 枕大、小神经阻滞 偏头痛紧张型头痛 临床分析

    我院在2000~2004年间,采用头部穴位及枕大、小神经阻滞治疗偏头痛,紧张型头痛146例,疗效很好,现做简要临床分析。男52例,女94例,平均年龄22.5岁,平均病程1.5年,临床CT、X线、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均无颅内外气质性病变。

      1治疗方法及药物

      常规阻滞病侧枕大、小神经,选择攒竹、鱼腰、印堂、百会、太阳、天柱、风池等穴位,根据疼痛部位取其中2~3穴位。每周阻滞2次,3次为一疗程,神经阻滞每点用药液3.0 mL,穴位每穴用药液0.5~1.0 mL。药液配置:2%利多卡因5.0 mL+维生素B1 100 mg+维生B12 500微克+生理盐水稀至10 mL。

      2疗效判定

      采用六点行为评分法。一疗程后随访一个月评定疗效。0分内治愈;下降2~3分为效,下降0~1分无效。

      3结果

      治愈114例,占78%,有效22例占15%,无效10例,占7%,总有效率93%。

      4讨论

      偏头痛,紧张型头痛是人类常见的临床疾病,二者往往同时存在,其病因病机尚未清楚。但均无器质性病变。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穴位及枕大、小神经阻滞治疗该类疾病,临床效果确切,其主要作用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穴位注射可激发经络感应,调整经络功能,具有通经活络至功。②利多卡因可以暂时性阻滞神经传导,进而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缓解头部肌紧张,肌痉挛,改善头部血循环,增加供氧和组织代谢,使头部血管神经功能得到调整。③维生素药物,具有营养神经作用。

    ↑上一篇:颈椎病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及牵引手法治疗
    ↓下一篇:颈部巨大木棍异物存留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