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体会(附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09-08-25  浏览次数:708次

      作者:刘建华 陈晓慧    作者单位:137100吉林省洮南市大通乡卫生院

      【关键词】  中医药 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症状复杂,轻重悬殊。属中医的痹证、痿证、厥证等范畴。主要症状是眩晕、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或肌体发僵,病变在经脉、肌肉、筋骨,与脾肝肾有关。肝肾不足,机体衰老构成了此病的必要条件,劳损、外伤或风寒湿等外因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发展。笔者在临床中将颈椎病按中医辨证分为四型进行论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瘀血痹阻      主症:颈肩臂刺痛,麻木,可向头部、耳部、手指等处放射,头项转动不利,眩晕,肌肉萎缩,肢冷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或沉弦。其机理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痹阻经络,故有颈肩臂刺痛等症,而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亦是瘀血痹阻之征象。治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方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g,红花10g,白芍15g,赤芍20g,当归20g,川芎10g,鸡血藤20g,姜黄10g,伸筋草10g。若下肢拘紧,活动受限,可加木瓜15g,川牛膝10g。1日1剂,常规水煎服。      风寒湿邪侵袭      主症:肩臂沉酸胀痛、麻木、颈肩部拘紧发僵、发凉、喜暖、恶风寒、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弦滑。      其机理是颈项居督脉之高位,督为诸阳之海,筋骨不健,卫阳不固,感受风寒湿邪侵袭,以致气血郁滞,阻遏经络,故有臂酸沉胀痛,颈肩部拘紧发凉等症。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主。方以葛根汤加减:葛根40g,桂枝10g,羌活10g,防风15g,木瓜10g,威灵仙15g,川芎10g,鸡血藤15g,三七5g,独活15g,杜仲10g。1日1剂,常规水煎服。      肝肾阴虚      主症: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肢体沉重,抬举无力,颈肩酸重,步履蹒跚,耳鸣,寐少梦多,手足心热。其机理为肝肾久虚,筋骨失养故有肢体沉重,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寐少梦多等症。治以滋补肝肾,化瘀通络。方以杞菊地黄汤加减:生地25g,熟地10g,枸杞10g,鹿角胶20g(烊化),菊花10g,鸡血藤20g,淮山药10g,怀牛膝20g,葛根15g。1日1剂,常规水煎服。忌服葱、蒜、萝卜、生辣凉物。若肾阳虚者可加鹿茸5g,仙灵脾15g,巴戟10g,杜仲10g,以温肾助阳;气血亏虚加黄芪35g。      痰浊阻络      主症:肢体沉重,头重目眩,举动无力,肩臂痛,肌肤顽麻不仁,少食多寐,胸脘满闷,时有恶逆或昏厥,苔白腻,脉弦滑。其机理为肝主情志,主疏泄属木;脾主运化,主水湿属土。情志失调,疏泄失职,日久肝木克脾土,脾不运化,水湿内停,化为痰浊,痹阻经络,故有肢体沉重,头重眩晕,举动无力,顽麻不仁,胸脘满闷等症。治以健脾化痰通络为主。方以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天麻15g,半夏10g,茯苓20g,陈皮10g,白术10g,苍术25g,薏苡仁10g,葛根25g,,威灵仙10g,夏枯草25g。1日1剂,常规水煎服,忌醋、饴糖。若久病顽痰阻络,可加皂刺10g,白芥子15g,以化顽痰通脉络。      综上所述此病证候不是绝对的,往往各证互相挟杂,但此病施治之首要,必知此病为标实而本虚,久病入络,久病必虚,肝肾不足是本虚,瘀血痹阻,痰浊阻络,以及风寒湿邪侵袭为标实。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行气血,化瘀滞,除风湿,祛痰浊以缓其急,滋补肝肾,养阴血,填精髓以固其本,此病以补为主,以通为用为治疗之关键。      典型病例      患者,男,54岁,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8余年,近2个月自觉右侧肢体麻木,活动无力,行走时有跌倒,步态不稳,右手握力欠佳,查头颅CT、血脂和眼底均正常,血压135/90mmHg。颈柱X线摄片见颈6~7骨质增生,生理曲度直是过伸位,舌质淡紫,苔少。证属肝肾阴虚,络脉阻滞。药以生地25g,熟地10g,鹿角胶15g,鸡血藤20g,葛根20g,山芋肉15g,怀牛膝15g,木瓜20g,仙灵脾10g,枸杞15g,菊花10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二诊服6剂后头晕、耳鸣已止,右手握力已恢复,步态较以明显稳健。继续服上方20剂,诸症均已消失,生活如常人,随访2年未复发。

    ↑上一篇: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体会
    ↓下一篇:荧光诊断技术在头颈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