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颈丛麻醉的应用解剖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1327次

    作者:易德保

         【关键词】  颈丛

      [摘 要] 目的  为临床麻醉医师提供有关颈丛麻醉的解剖学基础。 方法  解剖观察成人尸体28侧(男18侧女10侧)颈前外侧区,以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起点为A点,颞骨乳突的最低点为B点,颈丛浅支穿出胸锁乳突肌后缘范围中点定为O点,第4颈椎横突肋结节定为C4 ,测量有关临床颈丛麻醉的6项数据。 结果  AB线的长度为(12.6±1.1)cm,OB的距离为(6.8±0.6)cm,C4 B的距离为(6.5±0.8)cm,SO的最短距离为(0.8±0.1)cm,SC4 的最短距离为(2.0±0.2)cm。 结论  临床颈丛阻滞麻醉,进针部位应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距乳突最低点(6.8±0.6)cm处,进针的深度,颈丛浅支阻滞麻醉应为(0.8±0.1)cm,颈丛深支阻滞麻醉应为(2.0±0.2)cm。         [关键词] 颈丛;麻醉;应用解剖      

      Applied anatomy of plexus cervicalis        YI De-bao

      Department of Anatomy,Shaoyang Medical College,Shaoyang42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the anatomical data concerned with plexus cervicalis anaesthesia for the clinical anesthetist.Methods The lateral cervical area of28adult corpses,18ma1e and10female,were dissected and6data concerned with clinical aesthesia through plexus cervica-lis were measured with a ruler and a vernier caliper.The collarbone head of sternomastoid muscle was named as A,the lowest point of mastoid pro-cess of temporal bone as B,the midpoint of plexus cervicalis superficial branch out of posterior margin of sternomastoid muscle as O,the costal tuber-cle of the4th transverse process of cervical vertebra as C4 .Results The length of AB line was(12.6±1.1)cm,the distance of OB was(6.8±0.6)cm,the distance of C4 B was(6.5±0.8)cm,the shortest distance of skin(S)to O was(0.8±0.1)cm,the shortest distance of SC4 was(2.0±0.2)cm.Conclusion In performing the plexus cervicalis block anaesthesia,the region of injection should be within(6.8±0.6)cm from the posterior margin of sternomastoid muscle to the lowest point of the processus mastoideus,and the depth of injection should be(0.8±0.1)cm forplexus cervicalis ramus superficial block anesthesia and(2.0±0.2)cm for the plexus cervicalis ramus profound block anaesthesia        Keywords:plexus cervicalis;anaesthesia;applied anatomy         颈丛阻滞麻醉是颈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尤其是双侧颈丛浅支的阻滞麻醉可满足甲状腺切除术的需要。但颈丛深支阻滞麻醉因麻醉点定位困难,并发症较多,副作用大[1-2] 。诸如颈丛阻滞误入蛛网膜下腔致全髓麻醉,呼吸、心跳骤停,误入颈血管鞘可引起毒性反应,累及喉反神经,引起声音嘶哑,波及颈交感神经时可出现Horner综合征,阻滞迷走神经时引起心动过速,甚至出现高血压。因此,双侧颈丛深支阻滞术应慎用。1998年,李慧友、柏树令等提出以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为颈丛阻滞麻醉的麻醉点,并经此点进针至第4颈椎横突,注入4~5ml染料,观察颈丛周围重要结构的着色情况[3-4] ,研究结果表明新的颈丛麻醉点进行的颈丛阻滞麻醉仍然存在并发症和副作用的可能性。同时期,陈文荟、余桃英等人提出采用C4 横突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加局部麻醉,以胸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叉处外侧缘作穿刺点[5] 。在第4颈椎横突处穿刺若有坚实骨性感觉,表示针尖已达颈丛区[6] 。目前,有关颈丛麻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较少,为了给临床麻醉医师提供有关颈丛神经阻滞术的可信数据,以提高颈丛麻醉穿刺点定位准确性,本文对颈丛阻滞麻醉点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观察和测量,供临床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研究的材料为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进行颈前外侧区局部解剖(保留皮片和浅筋膜)28侧(男18侧,女10侧),测量时标本所取位置,仰卧位,头偏向对侧,测量侧朝上。测量器材为普通直尺和游标卡尺。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起点为A点,颞骨乳突的最低点为B点,颈丛浅支穿出胸锁乳突肌后缘范围中点定为O点,第4颈椎横突肋结节定为C4 ,以A点至B点作直线AB,分别测量AB线的长度,并换算成其长度的自身比例相对数(OB.AB),以消除个体差异,便于临床应用,OB的距离、皮肤至O点(SO)的最短距离、皮肤至C4 (SC4 )最短距离。本文有关测量标志的设定与文献相似[7] 。

      2 结果         从本组标本测得AB线的长度为(12.6±1.1)cm(10.6~15.1cm);OB的距离为(6.8±0.6)cm(5.6~9.4cm);C4 B的距离为(6.5±0.8)cm(4.3~8.8cm);SO的最短距离为(0.8±0.1)cm(0.7~1.2cm);SC4 的最短距离为(2.0±0.2)cm(1.4~2.6cm);OB.AB为(0.57±0.31)cm(0.51~0.69cm)。同时从本组标本观察到颈丛浅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浅出范围中点(O点)在AB线的中1.3下半部的占98.5%,在AB线下1.3上半部的占1.5%。

      3 讨论         本文对28侧颈丛浅支穿胸锁乳突肌后缘交AB线的范围O点的位置的自身比例相对数值的均数和标准差的统计分析,可以估计出颈丛浅支各分支浅出范围中点的可能分布范围。即:OB.AB的均数±标准误为(0.57±0.31),99%可信区范围(X±2.48)为0553~0.567,本文提出OB.AB总体均数可信区范围之间的区域为颈丛各分支浅出范围中点的表面投影区。临床作颈丛浅支阻滞麻醉时,先要找准颞骨乳突和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为体表标志,进针部位宜选择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距乳突最低点(6.8±0.6)cm处,进针的深度为(0.8±0.1)cm。颈丛深支阻滞麻醉,进针部位也可在同一处进行,因为C4 B的距离(6.5±0.8)cm与OB的距离相近,所以从同一穿刺点可达第4颈椎横突,进针的深度为(2.0±0.2)cm。切勿进针过深以免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全髓麻醉。进针的方向应对向第4颈椎横突,不宜向前偏斜,误入颈血管鞘内,造成对鞘内结构的毒性反应。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经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进针至第4颈椎横突,注入4~5ml染料,观察到颈丛周围的颈血管、迷走神经、颈交感干都被染色,说明5ml以上就有引起周围重要结构的麻醉和毒性作用[3] ,因此,注入的麻药剂量不宜过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认为颈丛麻醉的进针部位宜选择在胸锁乳突肌后缘颈丛各分支浅出范围中点,其优点有:①定位体表标志易于找准确;②经此点进针不易损伤甲状腺血管,同时可作为颈丛浅、深支阻滞麻醉的进针点。当进行颈丛深支阻滞麻醉时,进针深度达0.8cm时,可适量注入麻醉剂以增强颈丛深支阻滞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慧友,柏树令.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麻醉点的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1998,4(01):33-36.

        [2]Winnie AP,Ramamurthy S,Durrani Z.Interscalene cervical plexus block:asingle-injection technic[J].Anesth-Analg,1975,54(3):370-375.

        [3]李慧友,柏树令,刘德成,等.一个新的甲状腺手术麻醉点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8,16(03):193-196.

      [4]朱昭鑫.颈丛神经阻滞术局麻药用量的探讨[J].中华麻醉学杂志,1985,5(4):210.

        [5]陈文荟.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方法的选择[J].淮海医药,1998,16(02):15.

        [6]余桃英.颈椎2、3、4三点注药法行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体会[J].江西煤炭科技,1998,02:56.

        [7]曾慧皋,冯强.颈丛麻醉的实用解剖及其临床应用[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4,22(02):145-148.    [作者简介] 易德保(1957-),男,湖南省邵阳县人,副教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应用解剖学研究。电话:(0739)5327582

    ↑上一篇:颈肌退变与颈椎病
    ↓下一篇: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