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4-02-10  浏览次数:1214次

    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在高血压患者之后[1]。脑出血后机体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由于植物神经中枢受损,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而相继出现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心脏症状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临床病程常凶险急骤,死亡率高达35%~52%[2],病残率高达50%~85%[3]。应激性溃疡(stressulcer,SU)亦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最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往往也是致死原因之一[4]。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神经体液因素和胃黏膜破坏因素。脑出血患者合并SU可能在发病24h内发生,亦可发生于病程5~7d左右,发病机制不清。积极防治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改善脑出血预后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就我院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总结。200例患者中,男140例,女60例,年龄≤60岁的125例,>60岁的75例。高血压均为Ⅲ期。

    1.2 诊断标准:脑出血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5],并经头颅CT证实。应激性溃疡诊断:从胃管内抽出咖啡样胃内容物或肉眼可见血;呕血;黑便并隐血试验强阳性(+++)。部分患者经胃镜检查确定。脑出血发病后14d内消化道出血视为应激引起[5]。

    1.3 方法:收集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出血部位、GCS评分、颅内压增高等,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激性溃疡发生率: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22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1%。其中男16例,占72.7%;女6例,占27.3%。22例患者中,出现柏油样便、呕血或胃管内抽取咖啡样胃液者12例,占54.5%;出现上腹部不适、烧灼感、食欲减退、上腹部压痛以及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6例,占27.3%;消化道出血伴有血压下降及贫血者4例,18.2%。部分患者经胃镜检查,镜下可见胃黏膜斑片状糜烂性出血或胃体、胃窦部有大小不等的浅表性溃疡出血。

    2.2 应激性溃疡单因素分析:经分析发现,应激性溃疡患者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脑出血量、出血部位、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的天数和GCS评分有关,与未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患者年龄、性别、GCS评分,病变部位以及出血量等5个独立危险因素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详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是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有学者认为,全身应激性炎性反应的器官为消化道[6]。若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应激性溃疡,可能加剧脑部症状,迅速导致循环衰竭,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有研究报道,这可能与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导致胃泌素分泌亢进是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原因之一[7]。  

    目前的研究发现,年龄是脑出血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其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几率越高[8]。这可能与患者的高龄,脑组织明显萎缩,颅腔腔隙增大有关。除此以外,高龄患者组织器官发生了退行性改变,患者代偿功能减退,抵抗力明显下降有关。从本研究来看,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比例明显高于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  

    本研究还发现,男性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目前的文献报道来看,可能与男性日常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目前认为,吸烟喝酒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GCS评分是目前公认的有效判断脑出血严重程度的标准,本研究显示,GCS评分越低,患者病情越严重,且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概率越大。有研究表明[9],当患者GCS评分<6分时,胃排空明显延缓,胃内容物滞留,胃酸分泌异常增对,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大。  

    出血部位能够影响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尤其是多部位合并脑干出血的患者,容易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合并脑干部位出血易累及下丘脑前区至延髓的自主神经纤维而导致胃黏膜病变[10]。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的多少都直接影响着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由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是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多个器官系统相互作用,所以筛选预测应激性溃疡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对于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减少脑出血患者死亡有重要作用。

    4 参考文献

    [1] 袁知富,张显柏.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11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2):4557.

    [2] 杜重浪,刘 磊,郭瑜蒙.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1):2206.

    [3] 刘永吉,姜传武,唐 明,等.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子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3):227.

    [4] 黎宏斐.急性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分析[J].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70.

    [5] 冯瑞晶,赵性泉.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J].中国卒中杂志,2010,5(1):73.

    [6] 啜佳然,朱玉群,徐立新,等.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肠黏膜的损害及小肠运动功能障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3):310.

    [7] 陈劲松,倪恒祥,王 军,等.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9):850.

    [8] 周晓宇,李立林,曹坤跃,等.脑出血急性期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201.

    [9] 孙 岩,莫为春,刘国平,等.急性脑出血APACHE评分与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3):223.

    [10] 王二旺.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1):83.

     

    ↑上一篇: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于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分析
    ↓下一篇: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56例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